南宋朱熹次韵七绝4首,情景交融哲理深远,文字意境都十分耐品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
朱熹用理学的观点来论述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一)人性论——人性二元论 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气质之性”因人而异。
宋朱熹《二月十一日帖》行书佳作,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笔墨流畅,结构严谨,既有文人书法的儒雅,又不失理学家的沉稳。此帖不仅体现了朱熹的学术修养,更展现了他作为书法家的独特魅力,是南宋书法艺术的瑰宝,值得细细品味。南宋大儒朱熹《与彦修少府帖》赏析 朱熹《与彦修少府帖》是南宋朱熹的行书尺牍作品,现...
朱熹的诗,妙趣横生,富含哲理,一起来看看吧!01 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写春天的诗,但朱熹写春天是赞美春回大地?还是伤春悲秋?都是不是吧。其实还有更深的想法。赏春的地方是“泗水”,可朱熹没到过“泗水”,按照朱熹年龄...
朋友们,风水在古代是一门科学。朱熹,孔子之后中国最大的圣人,这样的大儒,也是风水的迷恋者,粉丝。 中国传统是一个家族社会,家族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按照儒家伦理的价值观,生前要聚族而居,死后要聚族而葬。 总之,生死都要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 三人合葬墓 墓穴由左向右依次为妻子、丈夫、继室 但是,...
朱熹自同安回来,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06、应召上书,未被采纳,辞官不受 1162年,宋孝宗即位,力图扭转朝堂风气,广开言路。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要求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推广格物致知之学,罢黜佛老异端;反对议和,力主抗金。虽然宋孝宗没采纳他的意见,但是欣赏他的学识,任命他为...
当然大字也更容易暴露弱点,比如朱熹的“天”字,笔画看上去有点粗糙,按照职业书家讲,结构也有问题;这个“法”字,下面部分有点虚。但是这些问题全然不影响整体的和谐,朱熹不在乎。重要的是,它们特别真诚。千年以后,宋人完全对今人形成关照:宋韵美学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它在全世界美学系统中...
宋朱熹的诗词1、春日 [作者] 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作者] 朱熹 [朝代]宋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