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病好了之后,为了政权稳定,文彦博等人多次请求尽早立太子。最终,仁宗选定了英宗,由韩琦等人辅助登基。1063年,仁宗驾崩,宋英宗赵曙即位,任命文彦博为成德军节度使,文彦博多次上表,请求能够让自己守完母丧,朝廷允许。文彦博守丧完毕后,官复原职,判河南府,英宗下诏命他到朝廷拜见。英宗对他说:“朕被...
文彦博书法横跨行、草、篆,技艺全面,尤其是八十高龄仍能挥毫自如,足见其艺术生命力之旺盛。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彦博《左藏帖》赏析 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彦博《左藏帖》北宋书法家文彦博,著作丰富,惜《大飨明堂纪要》等已佚,现存《文潞公集》四十卷,存于《山右丛书》。其诗集六卷,以明嘉靖王溱刻本为底,并参...
在其短短的一生中经历了后汉代后晋,后周代后汉,宋灭北汉频繁的政权更替,出于对政治的厌倦或是对新朝持有疑惧心理,所以虽是在盛年之际也绝意仕进,也是可以理解的。 文锐原配为户部郎中王丕之女,有子三人,长子文洎(即文彦博之父),次子文淳,曾为郊社斋郎,三子文渊未仕而亡。王氏早逝,文锐续娶郭氏,...
文彦博从小就聪颖过人,21岁进士及第,先后任知县、通判,后由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封潞国公,一生历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出将入相五十余年。 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纵观文彦博的一生,在艰难漫长、变幻不定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无不显...
宋神宗在位期间,文彦博的职务是枢密使,负责北宋的军事管理。宋神宗感念文彦博当年对自己父亲宋英宗上位的帮助,于是在排位方面,打算让文彦博排在宰相前面——此时的文彦博也算是历经四朝(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但文彦博依旧界限感很强,尽管是宋神宗愿意赐予这个特权,但还是被文彦博拒绝。文彦博表示,按照宋朝...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天圣进士。曾封潞国公,位至宰相、太师。彦博工书善墨翰,宋楼钥评文彦博书“翰墨飞动,使人望而畏之”,朱长文说其书“风格英爽”。文彦博行书《得报帖》,又称《内翰帖》、《邮中帖》,纸本,26.4×43.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封书信,是文...
在中国宋代历史上,文彦博无疑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逝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时年92岁,在古代算得上是相当长寿了。更重要的是,在党争激烈的北宋,他纵横政坛,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等四朝为官,两次拜相,是不折...
▲文彦博《内翰帖》局部 彦博工书善墨翰,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笔势飞动,风格英爽,蕴藉凝重,颇有唐人风致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云:"公年过七十,笔力犹清壮如此,非独见所养深厚,亦足占寿考之祥矣。"又云:"公字虽不甚置意,亦时有唐人风致,非无师法者。"宋黄庭坚《山谷集》云:"潞公...
文彦 博南朝宋]刘义庆文彦博少时, 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 群儿谋取之, 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 球遂浮出。(选自 《商务印书馆民国老课本经典诵读.故事》 ,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译文】文彦博年少的时候, 和一群孩子一起玩踢球。 球忽然跳进一棵树的洞穴里。 这群孩子商议...
“文彦博幼儿倒有浮球之智”的故事,源自古代文献记载,虽无具体出处可考,但其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教育孩童智慧与应变能力的经典案例。故事讲述了文彦博在幼儿时期,与同伴们在村中打谷场上踢球,不慎将球踢入了一个深邃的树洞中。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其他孩子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