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帝指的是宋恭帝赵㬎,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这三位皇帝都是南宋末年即位的幼主,其中宋恭帝公元1274年即位,1276年投降元军;宋端宗赵昰1276年即位,1278年去世;宋末帝赵昺1278年即位,次年,即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宰相陆秀夫背赵昺投海身亡。人物介绍 宋恭帝赵㬎是南宋第七位皇帝(...
对于这个结局,明面上说是元英宗认为宋恭帝还有反叛的思想在,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元英宗担心,宋恭帝一日不死,其原先治下的百姓便还会有一丝念想,还等着什么人能够兴复大宋。而赐死宋恭帝,也就相当于是了绝了这样的一个可能性了,因此宋英宗并非是因为宋恭帝写了一首诗便要他的命,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关于宋恭帝赵显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一句:"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有人因此认为:"瀛国公是英宗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的。"但也有人以"赐瀛国公"是独立成词的,不是被赐死的意思。 至少从文字上,看不出宋恭帝是暴死,后面"诏僧儒金书藏经",更是渲染朝廷的礼遇之意。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亡国君当中,就“角色”的多样性而论,鲜有人能超越宋恭帝赵㬎(音同显)者,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帝到高僧再到“反贼”的角色转变,其传奇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那么,赵㬎的人生为何如此“丰富多彩”?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 跟北齐幼主高恒的情况一样,赵㬎虽然被打上“亡国君”的耻辱标签,但...
他就是宋朝的末代帝王宋恭帝,赵显。 赵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的生前生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幼年时为亡国帝王,少年时为蒙古驸马,老年时为萨迦派被尊称为“合尊法宝”的高僧大德,死后则被演绎为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之父,又被演绎为转世为朱元璋推翻大元的活佛。他一个人,连接起了宋、元、明三个朝代!赵显登基...
1274年,4岁的赵显(㬎)被推上帝位,成为南宋王朝实际上的末代皇帝。南宋很快就亡了,但赵显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 宋恭帝赵显即位之时,南宋已在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打下了四川,基本控制了长江中上游,并开始进逼宋朝的政治核心区域。4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记忆的话,应该仅能记得朝堂之上来来去去的人影。
他就是宋朝的末代帝王宋恭帝,赵显。 赵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的生前生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幼年时为亡国帝王,少年时为蒙古驸马,老年时为萨迦派被尊称为“合尊法宝”的高僧大德,死后则被演绎为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之父,又被演绎为转世为朱元璋推翻大元的活佛。他一个人,连接起了宋、元、明三个朝代!赵显登基...
宋恭帝赵㬎(1271年11月2日—1323年5月31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弟,宋末帝赵昺兄,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咸淳七年(1271年),生于临安府皇宫。咸淳九年(1273年),被授予左卫上将军,受封嘉国公。咸淳十年(1274年)...
可是要论活着最奇妙的皇帝,那还要数南宋皇帝宋恭帝赵㬎。 大宋王朝是中国数千年来最绚丽多彩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时代有“无为而治”的宋仁宗,海油前几位皇帝也都果敢英勇,具备帝王之才。所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最无能的一个朝代。 宋朝拥有着令人叹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