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整体匀整峭拔,筋骨挺劲,清爽润朗,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 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把楷书中瘦劲一路发挥到了极致,带有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一种书体。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整体匀整峭拔,筋骨挺劲,清爽润朗,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40岁书法大成时之作品 赵佶《草书千字文》是其极少传世的狂草作品,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笔势劲利流畅,变幻莫测,极奔放驰骋之致,气势颇为壮观,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赵佶40岁书法大成时之作品,为稀世...
因此说,不仅赵氏狂草千文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有关的各项工艺,也几乎是空前绝後的希世杰作。 纵31.5厘米x横1172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千字文》编纂的历史由来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
《草书千字文》是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由宋徽宗赵佶书写的狂草书法作品,该作写在一张长为11.72米的描金云龙底纹白麻纸上,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该作书写的内容为南朝大臣周兴嗣创作的《千字文》。作品在保证线条质量的基础上,写得很迅疾威猛,气势浩荡...
赵佶 草书千字文 局部 它是赵佶40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在艺术水准上不输怀素的《草书千字文》,他于醉中泼墨,书写得极为张狂,行笔时缓时急,前后呼应有序。甚至风力更胜,意气风发,笔走龙蛇,令人叹为观止。《草书千字文》宋徽宗 / 赵佶 ▼ 【1】《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狂草技法出自怀素而胜于怀素,狂放洒脱,气势磅礴,如游龙戏凤、惊蛇入草,又似狂风疾云、激流飞瀑,笔势遒劲流畅,韵律一气呵成,令观者赏心悦目,拍手称快,叹为观止!一、作品整体(纵幅观赏)二、局部放大(横幅观赏)
《千字文卷》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瘦金体楷书书法作品。朱丝界栏,素笺本,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此卷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作品简介 赵佶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千字文墨迹,犹如晶莹的双璧,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展现出其超凡脱俗...
《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杰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作品以朱丝界栏,素笺为底,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原为清宫旧藏,后转至上海博物馆。📜 原文欣赏: 大地元庆文黄富兴业日意来春生人 商鸿生靓門道大收地原广利福寒来昌佳 ...
《瘦金千字文》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最著名的一套瘦金体书法作品。这套《千字文》纵44.6厘米,横19.8厘米,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共计二十八页。来历 这套《瘦金千字文》是宋徽宗在1104年所作,其所用的纸张为宫廷专供,呈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