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宋光宗赵惇(1189年-1194年)在位 13.宋宁宗赵扩(1194年-1224年)在位 14.宋理宗赵昀(1224年-1264年)在位 15.宋度宗赵禥(1264年-1274年)在位 16.宋恭帝赵㬎(1274年-1276年)在位 17.宋端宗赵昰(1276年-1278年)在位 18.宋末帝赵昺(1278年-1279年)在位 ...
英宗长子,又名仲针,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病死,享年38岁。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葬于今河南巩义宋陵。朝代故事:王安石变法。
1.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在1127年金人掳走北宋两位帝王北迁后,于应天登基,开创南宋纪元。初期,他心怀抗金之志,但随后倚重秦桧推动议和,导致岳飞悲剧,国家偏安江南。1162年,赵构主动让位于宋孝宗,退居为太上皇,晚年生活简朴,擅长书法,终年80岁。2.宋孝宗赵昚(1127年—1194年):在位共27载。他...
这是因为龙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很多道程序,一套龙袍做下来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多的。宋太祖崇尚节俭,不喜浮华之物,便不让龙袍的制作过于繁琐,一来是让皇室成员做出表率,二来也是有想和臣民亲近之意,毕竟龙袍看起来太过威严确实有距离感。宋朝的江山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得来的,他深知兵权落在别人...
宋朝的好皇帝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文弱平庸,差皇帝表现经常突破人们的想象极限,极度寡廉鲜耻。对,说的就是宋徽宗父子三皇。汉朝有汉高祖、汉武帝,唐朝有唐太宗、武则天,明朝有朱元璋、朱棣,宋朝为什么没有雄才大略、四夷宾服的伟大君主呢?第一,唐末五代的后遗症。宋朝存在两个先天不足。第一个先天不...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字德昌,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幼时英睿,姿表特异,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授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
这强悍战斗力实际上一直保持到宋太宗赵光义北伐辽朝的高粱河之战,而是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之后,宋太宗赵光义的成功上位,也让宋朝避免出现主少国疑的尴尬局面,原先在赵匡胤集团内部颇有地位的赵光义成为新皇帝,虽然让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失去帝位继承权长达150年之久,但也确实保证了宋朝政权的稳定。
这个绰号,让宋太宗成为了千古笑柄。03、泰山帝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宋太宗驾崩,三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坊间给宋真宗取了个绰号,泰山帝。因为,宋真宗曾在泰山封禅。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宋真宗的军事水平比宋太宗还要拙劣不堪,到了畏战、怯战的地步。宋真宗画像 景德...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皇帝,字元朗,乳名香孩儿、赵九重。后汉时期投奔枢密使郭威,屡立战功;后效力周世宗柴荣,擢升为殿前都点检。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创建北宋。先后平灭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地方政权,并两次“杯酒释兵权”,加强皇权统治。03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
至于“官家”这个称呼也不是宋朝开的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们也知道自己虽然称了帝,但不是“正宗”皇帝,都用起“官家”这个低调的称呼。赵匡胤有碍于得位不正,也传承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这个常用叫法。不过对于为什么叫“官家”,其实宋代皇帝也困惑过。宋真宗就认真问过这个问题,大臣李仲容答道:“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