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北宋: 北宋-辽-西夏 ——南宋: 南宋-金-西夏 南宋-金-西夏-蒙古 辽: 西夏: 金: 同时期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 蒙古、克烈等部 西辽 吐蕃诸部 大理 大理中部 西域 元: 元全图(前期) 元全图(后期) 宣政院辖地 窝阔台汗国
1、宋辽和战──澶渊之盟 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意义: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宋夏和议 内容:元昊向宋称...
在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兄弟俩的努力之下,宋朝先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国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梦想。然而,好景不长,在宋军收复南方割据政权回军北上后,一直坚守在边境的契丹人,也就是辽国,与宋朝开始了长达25年的拉锯战。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亲征抗辽,宋军士气大振,辽军在澶州城下被迫求和...
(1)辽与北宋:宋真宗时期,辽与宋议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北宋与西夏多次交战,双方损失惨重。1044年双方议和,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4.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及北宋 岳飞抗金 南宋偏安 (1)女真族的崛起...
辽与宋:辽宋战争第一次发生在964年赵匡义攻占北汉,辽出兵阻拦;随后南方统一,赵光义亲率大军打败辽军,攻灭北汉;接下便是长达25年的持续战争,直到澶渊之盟。宋与西夏:公元1040年-1044年;1064年-1119年,这两个时间段,历经5位皇帝,发动了五次宋夏战争,可见宋夏关系紧张程度。西夏与辽:开国皇帝元昊...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林立,前期有辽、北宋、西夏对峙,后期有南宋、金、西夏并立。此外,周边还有回鹘、西辽、吐蕃、大理等政权。共尊华夏文明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突出特点。共认中国 唐末五代以后,契丹、党项、女真相继进入燕云十六州、河套灵州一带以及中原地区,在和...
辽:契丹族;宋:汉族;夏:党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是汉族人,北宋灭亡后,北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建立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
北宋时期,前有辽宋夏,后有辽宋金,标准的三家博弈。如同英法德一样,北宋就类似法国。本来三国博弈是很稳定的,是可以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是可以让大怂一边均势而玩三国和亲游戏一边宴武而醉生梦死过太平日子的。南宋时期,稍微差点,虽然也宋金蒙,但宋与蒙互动太难,金则在中间受气。外交上,综合运用抗击和赎买的...
西亚欧洲看中国,辽为东方宗主国。称霸北方灭渤海,疆域最广是大哥。西夏(2)西夏王朝党项人,本姓拓跋赐姓李。继迁反宋附辽皇,辽皇册封为夏王。夏王之前夏国公,初封党项李思恭。思恭节度在夏州,消灭黄巢立战功。 注释:夏州治所在榆林靖边,即统万城 元昊称帝拓边疆,西败回鹘东败宋。兴州建国号大夏,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