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战争宋夏战争,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朝廷,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 于是宋仁宗于当年...
宋朝与西夏的战争,通称宋夏战争,是宋朝长期进行的一系列与西夏政权的军事冲突。该战争起源于宋朝对西夏边疆的土地和财富采取的过多要求,最终于1150年绍兴二十年和约之后暂告结束,但战争的影响长期延续,直至金朝吞灭西夏。本文将依次介绍宋夏战争的经过、原因和影响。一、战争的经过 宋夏战争是由边境地区的纷争引...
【1小时看透宋夏战争为什么会打成拉锯战? 】罗振宇《文明之旅》之1040年罗振宇发愿20年的《文明之旅》第41期来啦宋朝军事策略错了吗#历史#罗振宇文明之旅#, 视频播放量 5690、弹幕量 4、点赞数 140、投硬币枚数 50、收藏人数 69、转发人数 5, 视频作者 罗胖罗振宇, 作者简
有学者实地统计过,在陕甘宁交界的地方,至今还保存了宋夏战争中留下的五百多个堡寨遗址。这个打法看起来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是在战场实践中,缺点也很明显。按照现代军队的说法,构成战斗力的就是四个因素: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和指挥力。在大宋那个时候,大家火力水平差不多,我们也假设双方的指挥力差不多,...
宋夏战争主要有三次战役,分别是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结局则是宋军一败再败,最终双方在1044年达成和解。堂堂天朝上国,面对区区党项部落,宋军为何屡战屡败? 图1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 一、常年不经历战争,军队驰废 1040年李元昊发动了第一...
北宋自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对外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对辽,西夏,金国的屡次战争,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优势,辽金是大国,败了倒也说得过去,可是对于西夏这个弹丸之地,拥有富庶土地,亿万人口的大宋竟然拿他毫无办法且屡战屡败,属实有点丢人现眼了。下面我们来看下宋夏战争中,大宋的几次惨败吧。
范仲淹心忧天下,在前线与宋军将士同甘共苦,亲身经历战争的残酷。宋夏战争中的“镇戎三败”震惊了朝野,也让他看清了时代的危机,这才是他痛心疾首的原因。 ▲西夏王陵遗址 图源/图虫创意 01.西夏崛起 一般认为,是晚唐藩镇割据的残余。 唐朝以来,党项人在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定居。他们是羌族的一支,其...
宋夏战争,基本讲到尾声。所以,有必要做个拉长版的前情提要,梳理一下这场百年大战的大体脉络。同时,在介绍完第二次平夏城之战后,正式结束这个宋夏战争这个历史专题。 北方胡人,自东向西,依次是东北的东胡系、北方的草原系、西北的羌人系。不同的环境禀赋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行事...
真正使西夏与北宋议和的原因是宋、西夏和辽的关系变化。李元昊和辽有亲,始终贯彻联辽抗宋的策略;而辽利用宋夏的战争牺牲西夏从宋朝得到利益,引发了李元昊的不满。西夏与辽之间也时常因争夺部落发起纠纷,关系迅速恶化,夏辽联盟破裂。李元昊深感孤立无援,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他必须与宋朝议和。议和后,李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