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八十六元朝 宋史 脱脱 著 大 中 小 王安石 子雱 唐垧附 王安礼 王安国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子雱。 雱字元泽。为人慓悍阴刻,无所顾忌。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年十三,得秦卒言洮、河事,叹曰:“此可抚而有也。使西夏得之,则吾敌强而边患博矣。”其后王韶开熙河,安石力主其议,盖兆于此。举进士,调旌德尉。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改动)【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属文动笔如飞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帝用韩维为中丞,安石憾曩言,指为善附流俗以非上所建立,因维辞而止。欧阳修乞致仕,冯京请留之,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安石谓不足以阻奸,至比之共...
《宋史》列传第八十六 王安石传 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
宋史·王安石传 其他类似问题 2014-04-18 宋史,王安石传翻译 2 2013-10-06 宋史·列传第六十六翻译 2014-06-28 文言文《宋史 王安石传》全文翻译 3 2014-06-17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程颐传翻译 7 2014-07-28 《宋史 王安石传》其中一段的翻译 1 2013-08-29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翻译 2010-12-25...
@文言文翻译宋史列传第八十六翻译 文言文翻译 您好,我可以帮助您翻译《宋史列传》第八十六部分关于王安石的文言文传记。以下是翻译结果及相关的解释或背景信息: 翻译结果: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他的父亲王益,曾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过目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刚开始好像并不怎么...
一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王安石传.doc,翰林版高中國文 第一冊附錄二〈傷仲永〉參考資料目錄 壹、作者參考資料 一、宋史 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第八十六 王安石傳 二、王安石軼事彙編 三、有關王安石的詠史詩 四、辨姦論 蘇洵 貳、題解參考資料 參、注釋參考資料 一、注釋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与司马光各自的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 (3)据材料三,评论朱熹的观点。 答案(1)王安石主张“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分)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