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着这方滨海土地 ▲宋公堤展板 为了铭记以宋乃德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卓越贡献 当地老百姓将这道海堤誉为“宋公堤” 并竖立了纪功碑 从此,“宋公堤”的美名世代流传 至今苏北沿海人民仍传诵着这样一首民谣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 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
为了铭记以宋乃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修筑海堤作出的贡献,当地百姓把这道海堤与宋代范公堤相提并论,命名为“宋公堤”,并刻石为碑,永作纪念。 宋公堤 80年斗转星移,宋公堤巍然而立,护佑着万家灯火,始终彰显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如今,宋公堤守护的这片海岸,也...
新堤坝建成数日后,恰逢大潮翻滚而至。水位比上次的最高水位还要高出20厘米,时间也延长了20分钟,但新海堤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巍然屹立海岸线上,守护着盐阜大地的百姓。为了铭记以宋乃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修筑沿海大堤做出的贡献,老百姓把这道海堤称为“宋公堤”,并刻石为碑,永作纪念。如今,在新四军纪念馆的展厅...
《宋公堤》,盐城市淮剧团创演的大型现代淮剧,2022年9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演出背景 该剧讲述了在1941年,八路军五纵队供给部长宋乃德随部队编为新四军三师后,出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率领所属新四军部队和当地人民群众,在日伪围困下鏖战77天,筑成了一条近百里的拦海大堤。该剧取材于真实历史,通过“...
1939海啸后,宋公堤传奇 1939年8月,一场特大海啸袭击了我国某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两年后,在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阜宁县县长宋乃德带领当地民众,修建了一条长达45.5公里的海堤,以抵御未来的海啸。这条海堤不仅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被誉为“宋公堤”,与历史上的范公堤齐名。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2024-05-16 09:43:369041次观看 数百年来,盐城市滨海县人民一直在治海修堤,但屡修屡毁,为什么宋公堤能够一劳永逸?让我们跟随移民管理警察一起重走宋公堤,重温当年共产党、新四军为民造福,修筑捍海长堤的红色传奇。(记者:李俊 审核:王亚 监制:徐大伟)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2热门...
民心工程宋公堤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不闻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这则在苏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记录下了抗战时期共产党人领导修筑海堤造福民众的历史。1940年冬日的一天,在阜宁商会所在地,35岁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正主持一场士绅座谈会。会前,他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当地...
宋公堤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1941年8月31日,经过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英勇奋斗,宋公堤终于全部竣工。第二天,大潮汹涌而至,但这座巍巍长堤却岿然不动,牢牢地守护着沿海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宋公堤的修筑不仅彻底解决了沿海民众的海啸之患,更为新四军在盐阜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屏障。它成为了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历史见...
宋公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来到盐阜地区后,在最困难时期为沿海人民办的一件大实事,是刘少奇、黄克诚、宋乃德等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衷与使命。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标准”到“人民至上”,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创造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