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②对的:相对饮酒,③我醉欲眠卿且去:此用陶渊明的典故。 《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他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他就抚摸古琴以寄托心意,对来访者无论其贵贱,有酒就摆出共饮,陶渊明如果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___:《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
陶渊明归隐——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37 2024-02 3 《声律启蒙》——上卷 十灰 33 2024-02 4 不食周粟——典出《史记·伯夷列传》 21 2024-02 5 对韵诗词八首 25 2024-02 6 《声律启蒙》——上卷 九佳 38 2024-01 7 半途而废——典出《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
家的敏锐视角ꎬ在«宋书 隐逸传»中从历史 和现实两方面对隐士群体和隐逸行为做了深刻 的审视与反思ꎮ一㊁«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㊀㊀在沈约之前ꎬ隐逸群体已作为一类独立的群体被记录下来ꎬ如嵇康«高士传»㊁范晔«后汉书 逸民列传»等都对古今隐逸之人做了汇集和评价ꎬ这或许为沈约...
宋书·隐逸传 书名:陶渊明集译注 作者名:孟二冬译注 本章字数:2049字 更新时间:2021-04-01 11:02:59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听书 加入书架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后续精彩内容,请登录阅读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登录订阅本章 >
而是更多地将\"隐\"的行为回归到隐逸主体本身,分析\"隐\"的动机,细化\"隐\"的类型,从而创造性地将\"隐\"与\"贤\"结合起来,最终以\"独往之人\"(\"哲人\")作为隐逸的理想状态.陶渊明作为当时\"独往之人\"的代表,成为沈约隐逸理想的现实呈现.客观上,沈约 《隐逸传》 的书写对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也起...
葛巾漉酒 | gé jīn lù jiǔ 出处《陶渊明转》是说陶渊明好饮酒,其所筛酒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头巾。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形容爱酒成痴、嗜酒如命的人,亦比喻其人率真超脱。 发布于 2024-01-05 15:45・IP 属地北京 赞同 分享收藏 ...
就士人而言,隐逸与休闲关系紧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的态度客观上给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创造了条件。宋代隐士文化出现了转折,首先表现在隐士的数量很少。《宋书·隐逸传》记载的隐士只有 49 人,可见其少。其次,隐士之隐,很少再有像陶渊明那样避世疾俗的了,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最后,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