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县,有数千年历史。1947年12月19日最后一次解放并组成了统一的人民政权。1950年2月22日从安邑县划出运城区,组建运城镇(县级建制)1955年12月安邑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由安邑城内迁至运城。1958年11月20日,安邑县与解虞县、临猗县、永济县合并组成运城县。地区简介 一,古为禹王之都。 《帝王世纪》...
安,指平安,安定,吉祥,如平安如意、竹报平安、岁岁平安等。 邑,邑字用做取名寓指奖赏、功勋、成就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安邑名字寓意力量强大、鼓舞人心、令人振奋,也寓意意志坚定,心思缜密,成功在望,名利双收。 安邑名字重名率高吗? 在每一亿人口中,约有 46 万人使用安字; 1 万人使用邑字。 安邑名字给...
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 县治在运城 至此安邑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被撤销 此后,运城县1983年7月更名运城市(县级) 2000年10月更名运城市盐湖区(县级),安邑随着政区变化 1958年9月为安邑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安邑人民公社变更为安邑街道至今 安邑是个好名字,...
汉语词典> 安邑 古邑名、县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传夏禹建都于此。春秋时魏绛自霍(今山西霍州市西南)迁此。战国初为魏国都。公元前286年秦攻魏,魏献安邑,即此。秦置县,治今山西夏县西北。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分置北安邑和南安邑县。 旧县名。隋改南安邑县置。治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城,先后为虞...
安邑街道,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地处盐湖区东部,东邻夏县庙前镇,南与东郭镇接壤,西接东城街道,北靠陶村镇,距盐湖区人民政府7.5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6千米,总面积74.09平方千米。战国时,安邑街道一带为魏都安邑;1983年10月,设立(县级)运城市安邑街道。截至2011年末,安邑...
安邑古城遗址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办事处安邑水库境内遗址。简介 魏豹城是战国时期魏文侯(前446年)所筑的都城,到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迁都大梁后才称之为安邑古城。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爆发,汉将魏豹认为楚必胜,汉必败,遂找借口率兵数万,回到安邑,占据此城,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后人便称此古城...
在旧安邑地境内寻找帝尧的文化遗存,人们首先会关注的是“姚孟村”。姚孟村门楼 姚孟村今属盐湖区。传说该村是因当年尧王访贤,夜宿于此梦见大舜而得名;本名“尧梦”,俗写为“姚孟”(见《运城县地名录》)。作为尧文化遗存,这里确实值得重视。而从此入手,仔细考察研究当地历史状况,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一个姚孟...
《山西话》丨魏都故地说安邑(节选)魏都故地说安邑(节选) 安邑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底蕴深厚,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最古老的的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民始安居,为纪其功,夏启建都于此,命名为安邑。《晋书·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记》记载,“虞舜旧都安邑及鸣条地”;《帝王...
安邑之战,是“兵仙”韩信独立领军、独当一面、开启连续灭国神话的“处女”之战。 在安邑之战中,由韩信首创的正面进攻、侧后迂回、多路突击的渡河战术(准确来说,笠泽之战更像是首创,不过安邑之战影响最大),被后世兵家奉为圭臬,在历朝历代的渡江渡河战争中频频亮相、屡试不爽、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