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安肃军、遂城威虏军这一地带的战略位置于北宋也变得十分突出,如沐战火,则首当其冲。总体来说,安肃军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太行山东麓的自然地理和战略位置的情况,北宋时期安肃军介于宋辽边界处,因地形相对平坦,且缺乏高山大川的自然屏障,因此其军事部署及防御建设成为河北路边防的重要部分。
定、北平各二,安肃、广信各一。”熙宁改制后,安肃军厢兵仅留保节。乡兵 北宋因袭后周军制,设置诸多乡兵。真宗咸平三年(1000),规范了河北地区乡兵的编制:安肃军有乡兵为弓箭社。弓箭社发展到一定阶段,北宋将其纳入国家军备力量之下。熙宁六年(1073),因施行保甲法,故而废弓箭社。因史料受限,安肃军...
安肃镇地处徐水城区,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全力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领头羊、为民服务的模范点”目标任务,工作中坚持“三个聚焦、三个突出、三个关键的“三三三”原则,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跑出经济强镇加速度,绽放美丽...
以澶渊之盟为时间节点,前期安肃军在宋辽战争以及河北军事部署中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同时,扩充禁军力量进行驻守。澶渊之盟签订后,处于极边地区的安肃军后期又转向边境防御建设。安肃军地区的军事部署 对安肃军地区的管理,为防止辽国侵扰,北宋朝于河北极边州军置缘边安抚司、巡检司,以此来更好地统筹各州军军事...
安肃军地区的政区建置 北宋以前安肃军地区的政区沿革,安肃军所辖区域,春秋属古燕地,战国时为武遂县,燕国南陲,是燕赵鄗代之战前沿。赵悼襄王“十二年(前243),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西汉初年,北新城县初置,隶属中山国。“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河间有新城,故加北字。”东汉,改隶幽州刺史部涿郡...
河北:徐水县城(安肃县) 安肃州“安肃”这个名字出现的历史并不算长,《大明一统志》记载“安肃县”:本易州遂城县地,五代唐置宥戎镇,周为梁门口寨,宋置静戎军,景德初改为安肃军,天会中升为徐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徐州置,治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属中都路。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东部。元省县入...
一是以保州为重要节点,将安肃军、广信军塘泺相连接,并利用徐河、沈水沟通至顺安军。如此一来,此三军的物资、士兵运送皆可由水路完成,三州军也可以更好地控扼敌军。其次,契丹善骑射,又有长驱直入的风险。以设险限戎马,“令保州、广信、安肃军境皆可设置,与竦前言陷马坑类,极边赖之,与塘水共为利也...
徐水(旧称安肃)区,位于河北中部,京、津、保三角带内。京广线铁路、公路,纵贯县境中部。南靠保定,接清苑;北望京都,连定兴;西倚太行,接壤易县和满城;东临淀泊,与安新、容城相毗邻。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丘陵,中部、东部皆平原。境内有瀑河、漕河、萍河,皆东流入白洋淀。徐水区位环境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文化...
”安肃军一带的战事主要集中于真宗咸平时期,但因其兵力受限,无法进行大范围独自作战,故常与威虏军、保州、北平寨等州军相互配合应敌,多次取得小规模的胜利,阻碍了辽军南下的攻势。遂城保卫战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辽军举兵南下。作为河北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傅潜,敌军压境,其竟坚壁不战。以致大将宋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