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峻3篇作品 >>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1899年后,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
这位甘肃人,名叫安维峻。几天前,他的一份奏折引来慈禧震怒,为保护他,光绪皇帝抢先一步下旨,将他充军乌里雅苏台。这正应了唐代韩愈的那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安维峻(1854年-1925年),字晓峰,号槃阿道人,甘肃秦安人。他出生于一个很清贫的家庭,一度寄宿在舅父家读书。不过他读...
话说在清朝末年,秦安出了一个京官 ---安维峻。提起安老爷的故事、传说,一般的秦安人都能说上几段。我也是班门弄斧,也说说幼年时期听的一段---安维峻外甥结婚的故事。无论那个时代,农村人对子女的婚事都是相当重视的,不说自己准备,就拿老先人的迷信一套就让人忙碌一阵。阴阳先生这个职业,在中国五千年的...
《安维峻和曾国藩:秦楚士人文化的差异与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安维峻和曾国藩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们一个是甘肃秦安人,以耿直敢言著称;一个是湖南湘乡人,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两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背景截然不同,却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对比安维峻和曾国藩,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秦楚...
摘要:安维峻是晚清时期一位忠君爱国、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不惧权贵、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劝谏的英雄式人物,他与清流群体成员不仅有着较为密切的私人交际联系,还在思想观念以及具体作为等方面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后,...
《大清孤臣安晓峰出塞图》是安维峻的家传之物。图长171厘米,宽90厘米,保存完整,有少量水渍。这幅画像是安维峻在世时由一位不出名的画家为其所画的。此画的创作背景是安维峻因于国家危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先后上疏63道,其中最后一道是要求严惩李鸿章的——《请诛李鸿章疏》(另有两份尚未来得及上),...
安维峻以爱国获罪,轰动京城。访问者聚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亲自为他治印,刻“陇上铁汉”四字相赠。京师大侠“大刀王五”亲为护送,并馈赠车马行之。甘肃赴京应考的一些文人将他送到张家口。在张家口安维峻仍怀着一片爱国之心,关心国家大事,痛恨统治者的卖国行径。
安维峻,生于1854年,卒于1925年,天水秦安人。通渭、秦安这块地方被贾平凹视为中国农耕文明之根。实际上天水是一个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重地。安维峻一生清廉耿直,大有王符之遗风。他不仅清廉,且耿直不阿,被时人誉为“陇上铁汉”,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 清光绪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893年,他任都...
历史人物> 安维峻 【生卒】:?——1926 字晓峰。甘肃秦安人。初以拔贡考为七品小京官,光绪六年成进士。历官编修、御史。任御史不及一年,上疏六十余次,以敢直言著名。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劾李鸿章误国、卖国,清明正其罪,布告天下。言及西太后、李莲英,被革职遣戍军台。颇得时人敬佩、同情,戍所以客待之,受聘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