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安特生离开中国。1929年,“远东古物博物馆”(The Musem of Far Estern Antiquities)在斯得哥尔摩建立(今名“东亚博物馆”OSTASIATISKA MUSEET)。安特生任首任馆长。同年该馆开始出版《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每年一期。图七:安特生在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 1936年底,安特生再度访华,目的是根据1925年与中...
1921年,安特生镜头里的仰韶1901年,安特生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先后两次参加了1901年至1903年瑞典的南极考察活动,因此名声大振,安特生被任命为瑞典国家地质调查局局长。1914,他受聘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安特生的聘任状他的隶属于由中国学者丁文江和他的同事黄...
安特生(1874~1960)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生于1874年7月3日,卒于1960年10月29日。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获博士学位。早年数次参加极地探险,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年受聘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1921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
甫到兰州,安特生就用地质学家的眼光细加打量了黄河沿岸的地形地貌,他认为(《甘肃考古记》导言) “中国西部如兰州附近,其地形之特点往往有极肥沃之河谷,详加搜寻,可望发见新石器末期文化迁移之证明。”——显然,安特生深信,中国文明和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
而在安氏毕生的著述之中,《龙与洋鬼子》一书可谓另类,它所聚焦的不再是久远的史前文化,而正是安特生所生活的“当下”,记录了他在华十一年公务员生涯(1914—1925)亲见、亲历的故事与思考。因此,本书虽可能不像以上诸作一般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却无疑是一部极具温度的作品。透过它,我们将看到一位更加真实...
——安特生在临洮的考古岁月 樊柳青 说“马家窑”,无法绕开安特生。 瑞典人安特生(1874-1960)是在一个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日子起身前往临洮的。西北高原最美的时节,到处桃红李白、杨柳吐青,田野日渐丰腴。这一天确切来说是1924年4月23日。 安特生带...
说起考古学,就不得不说起一位外国友人,他叫安特生,是一位瑞典人,主修地质学。 安特生 安特生前往中国: 间接原因:1901年,安特生率领团队前往南极,准备进行考察,可南极气候恶劣,使得考察之旅步履艰难,最终无奈回国,安特生有一名老乡名叫斯文·赫定,他在其考察期间来到中国,本来是想要解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问题,但却阴...
说到宝塔,在安特生的相册中,有一张重庆宝塔的老照片,照片下有注释:“Pagoda In Ch Ueh-Lin Temple (South Coast Of Chung-King)”。这宝塔便是南岸觉林寺报恩塔。 ▲南岸觉林寺报恩塔(安特生相册) 我们再看看这张如油画般的照片,这是在浮图关一带向重庆老城方向望去。照片中,近处是一片玉米地,远方,除了...
安特生是一个考古学名词,指的是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路易·安特生(Louis Leakey)。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学家之一,对人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安特生在非洲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肯尼亚的奥杜瓦峡谷和坦桑尼亚的奥尔杜万盆地。他的发现包括早期人类化石、石器和其他史前遗物,这些发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