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就是他客中登安定城楼遣愁言志的名作。安定城楼,即泾州城楼。泾州,是唐朝泾原节度使府所在地,在今甘肃泾川县北。 安定城楼 诗意图 汪国新 绘 古往今来,登高临远的文人骚客总爱赋诗言志。不同遭际的诗人,把酒临风,登高望远,总是思绪飞扬,感慨万千。相似的主题,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情感和人世感慨,登楼诗...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三 此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青年时的作品,真实的反应了诗人怀抱利器却寄人篱下,无所作为的痛苦心情。 作者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室同宗,这在他诗中曾多次表现。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利益。李商隐早年的贫困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另一方...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志向的诗篇,作于他27岁那年。当时,李商隐因娶节度使女儿而受到朝廷两派的排挤,于是他在城楼上抒发情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诗中,“迢递高城百尺楼,杨柳枝外尽汀洲”描绘了城楼的宏伟与远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则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
译文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常向往老年自在地归隐江湖,要想在扭转乾坤后逍遥扁舟。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注释⑴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的治所。...查看全文......
1. 诗的首二句“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描绘了诗人登上安定城楼所见之景。城楼之高,绿杨之外,洲渚尽收眼底,意境开阔。2. 三、四句“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以贾谊和王粲自比,两位古人年轻时都与诗人处境相似,情感与心境相契合。3. 五、六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
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美女湫”广袤数里(见《太平广记》),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安定城楼常常被用来抒发诗人对家国安定的愿望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其中一首名为《安定城楼》的古诗,正是表达了诗人对家园安定的期盼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本文将对这首古诗进行赏析,探究其内涵和艺术特色。 《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如下: 安定城楼高百尺,。 手持短剑斩长虹。 天街...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赏析如下:1. 诗的开头,李商隐描绘了安定城楼的景象,高楼百尺,绿杨依依,沙洲点点,展现了城楼的壮丽景色。2. 接着,李商隐以贾谊和王粲自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贾谊和王粲都是历史上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人物,李商隐通过他们来表达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又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作。一上高楼,百感丛生。忧虑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这首诗的感情和它的表达方式,比起一般以登临为题材的诗来,似乎更为多样。既有上面说的杜甫的深沉,又有柳宗元的愤懑和许浑的忧郁。从风格来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