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戦国時代/せんごくじだい、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
安土桃山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段令人瞩目的时代,也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位传世英杰的辉煌篇章。这段文章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将这一历史时期的起承转合娓娓道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位英勇将领的崛起与辉煌。首先,文章巧妙地将安土桃山时代的命名由来进行了详细解释,通过对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各...
安土桃山时代:日本历史的转型时期 安土桃山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短暂但极为重要的时期,大约从1573年开始,至1603年结束。这一时期以织田信长和豊臣秀吉两位领导者的活动为标志,是日本从战国时代的混乱走向江户时代的稳定统一的关键阶段。安土桃山时代的背景 安土桃山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室町幕府的结束。这一时期得名...
安土桃山时代是日本战国末期,各大名兴建城郭堡垒、宫殿庭院,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和权力象征物。狩野派为织丰政权的安土城、大阪城绘制“障壁画”,即室内屏风绘画,以城郭建设、宫廷院落、城主祭祀等内容为主题。狩野内膳,豊国祭礼図1606年,重要文化财,京都豊国神社蔵屏风源于中国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王族室内装饰...
安土桃山时代的命名缘于当时的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所在居城的地名而来,这个时代的文化被称为桃山文化(或安土桃山文化)。安土指织田信长的居城安土城,桃山指秀吉晚年的居城伏见城。为何伏见城又叫做桃山呢?是因为元和9年(1623)幕府下令废弃伏见城,并在遗址上种植了很多桃树的原因。这个时期的文化主要体现...
故这个转型时期 史称 “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0) 2.政治概况 (1)结束了镰仓时代以来实行的公家、 武家双重政治权力体制和文化上推行的公家、 武家二元文化并存局面,完全实现了武家一统天下 (2)以 “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作为解决万事” 之本,强化武家政治形态,统制战国诸 侯,确立武士与家臣的主仆关系。
安土桃山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时间跨度大致为1573年至1603年,该名称源于两位统治者的重要城市: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桃山城。以下是关于安土桃山时代的具体解释及名称由来:时间跨度:安土桃山时代大约从1573年开始,持续到1603年,这一时期标志着日本从战国时代的分裂与混乱逐步走向...
一、 安土桃山时代(あづちももやまじだい)(1573足利义昭被放逐~1603江户幕府成立) 1、 特征:织田信长主导的安土时代(安土城)和丰臣秀吉主导的桃山时代(伏见城)。在这段时代里并没有设立幕府,但全国统一,集权政治强化,建成近世封建社会基础的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是战国时代的后期,日本的战国时代由室町幕府开始直到安土桃山时代后走向统一。织田信长是丰臣秀吉的伯乐,两人都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执政者。在十五世纪末期的日本,应仁之乱彻底打开了战国时代混战的大门。战乱中大名崛起,为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而爆发新的冲突。在这样的乱世中,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