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室”中的“藏”字应该读cáng哦。在这个词语里,“藏”表示的是储存、收藏的意思,通常与“宝藏”“藏书”等词语中的“藏”读音相同。 在古代,守藏室一般是指专门收藏书籍、文献等重要资料的地方,比如老子就曾担任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负责管理这些珍贵的资料。 你还有其他生僻字需要解读吗?
《左传·僖公五年》中有载:“﹝ 虢仲 、 虢叔 ﹞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於盟府。” 孔颖达疏:“以勋受封,必有盟要,其辞当藏於司盟之府也。” 守藏室 春秋时期的另一个档案保管机构是守藏室。《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周藏室之史也”。《索隐注...
守藏室史的拼音是Shǒu Cáng Shì Shǐ。详细内容如下:1、守藏室一般指用于存放珍贵物品、档案或其他文物的房间或空间。而“史”一般指历史或者相关的历史资料。守藏室史也称柱下史,是中国周朝的官名,职责是看守国家的典籍。2、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
周朝的守藏室 :上古时期,朝廷称“王室”,大型机构都称“室”,“守藏室”相当于现在的政协,谏言朝政,管百工,纳谏言。记录、编译、收藏等尊贵史官观察、记录、历算、预测、谋略的典籍 ,以及历代传承下来的典籍,属于皇家重器,代表国家文明。 内容所属专栏...
周守藏室之史的意思 “周守藏室之史”是指周朝时期负责守护国家藏书室的官员,类似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周朝,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包括各种重要文献、典籍、历史记录等,对于国家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守护这些文献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这项工作。这些官员的职责包括保管藏书...
我国最早的档案机构确实是盟府与守藏室。以下是关于这两个机构的简要介绍:盟府: 功能:盟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机构之一,主要掌管盟约的副本及其相关礼仪。它具备了档案馆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档案的保管和管理。 管理人员:盟府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司盟,负责盟约的记载和管理。 历史记载:《周礼》中...
简介: 古时的博物馆和藏书室,被称为守藏室。 而负责守藏室的官吏,被称为守藏吏,身负守护宝藏之责。相传,老子便是诸多守藏吏之一。 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有那么一群人,自称为守藏吏。 版权:起点女生网 《周礼·夏官·司弓矢》:“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 《左传·僖...
守藏室之史:也就是掌管国家文物典籍的史官,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的地方,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可以用汗牛充栋、无所不有来形容。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原名李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现代解释说是任职于周朝的太史府之藏书室当史官,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其实守藏室不见得是后世所说的藏书室。藏书室仅仅藏书而已,而守藏二字所指则宽泛得多。守为看守、护持,藏为储藏、保存。可守可藏的不只是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