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宪,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北周齐炀王,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可能有两兄早夭),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
宇文宪死后,杨坚无人掣肘;江山倾覆,已无可避免;公元581年,杨坚废幼帝宇文赟之子宇文阐,并建立隋朝。如果宇文宪还在,或许杨坚就不敢篡位;他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宇文赟命人把宇文宪勒死,齐王上柱国终于倒下了,时年35岁,北周宗室失去了最大的屏障。三年后,随国公杨坚篡位,宗室无人能敌,最终北周政权被窃取。
宇文宪(545年~578年),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周文帝宇文泰之子,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 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周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明帝宇文毓即位,授任大将军。武成初年,官至益州总管、益州刺史,都督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北周朝著名军事家、宗室杰出将领,文皇帝宇文公之第五子。宇文宪孩童之时聪慧过人,待人接物有度量,又酷爱研习军事。宇文公曾欢喜而言,“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武成二年,宇文宪接替柱国大将军宇文贵镇守蜀地,担任益州总管兼刺史,治下共二十四州,此时的宇文宪年方十六岁。同样处于这个年龄...
历史人物> 宇文宪 【生卒】:544?-578 字毗贺突,泰第五子。周初为益州刺史,封齐国公。与宇文护友善。武帝初,常调解帝与护间矛盾。护被杀,继护为大冢宰。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灭齐之战中,数率军为前锋,多谋善战,首入晋阳,先驱赴邺,攻克信都,声名日重。齐平,自请解兵权。武帝卒。宣帝忌其威望,以谋...
西魏恭帝元年,元廓被宇文泰扶植为帝后,宇文宪被进封为安城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病逝,其子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接替,侄子宇文护辅佐。次年,宇文护逼拓跋廓(元廓登基后,被逼更名为拓跋廓)禅位给年幼的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宪因此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年,宇文觉为宇文护...
杨坚比宇文邕还大两岁,如果宇文邕不是英年早逝,杨坚肯定没有机会了,或者宇文赟如果不杀宇文宪,杨坚也绝对无法成功篡位,但历史恰恰不能如果。史载宇文宪性格通达机敏,不仅勇冠三军,骁勇善战,而且深谋远虑,善于理政,很有政治头脑,是北周极少数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十六岁出镇蜀地,而后成为北周宗室第一大将。...
此后宇文宪开挂般快速成长,单独领兵在洛阳一线与北齐互殴,没有多大胜绩,但抵挡住了令所有北周将领为之胆寒的斛律明月。 575年,周武帝第一次统军进攻北齐,宇文宪率数万精兵,孤军深入北齐重地,为周武帝主力大军打前站。577年第二次进攻北齐,宇文宪再次担纲先锋,以数万兵力杀入北齐腹地,攻坚、野战、机动无所不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