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实现了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可供用户检测学位论文,并支持用户自建比对库。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简介 系统技术路线介绍 TMLC 采用CNKI 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多阶指纹(AMLFP)特征检测...
⑤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⑥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⑦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2月8日,迪亚斯所在的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对迪亚斯开展的独立调查得出了最终结论,近日公开了长达124页的调查报告,认为针对迪亚斯的16项学术不端指控均能成立。今天我们就借这件事,来讲讲学术不端。学术不端在科研圈可是大忌,是指在学术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中违反科研诚信和伦理标准的行...
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在多所高校发生。受访对象表示,这些事件折射出部分高校面临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也暴露出当前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僵化、科研诚信监管缺位、造假者痛感不强等问题。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频频曝光 把鼠的实验数据“嫁接”在以猪为实验对象的论文上;不同论文,不同实验,用的却是同样的数据;...
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出现的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有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引用及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一个成果拆分发表等。 在学术态度方面: 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借端炒作。
近期,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调查审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审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相关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体进行了处理。现根据有关规定,将有关案情及处理结果予以通报。(一)北京建筑大学季节等涉嫌学术不端 经查,2022年季节组织线上会议,安排有关人员收集可能的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在多所高校发生。受访对象表示,这些事件折射出部分高校面临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也暴露出当前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僵化、科研诚信监管缺位、造假者痛感不强等问题。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频频曝光 把鼠的实验数据“嫁接”在以猪为实验对象的论文上;不同论文,不同实验,用的却是同样的数据;...
学术不端在科研圈可是大忌,是指在学术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中违反科研诚信和伦理标准的行为。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造假、抄袭、剽窃、不当署名、重复发表等。 《自然》杂志,两次撤稿 2020 年 10 月 14 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Rang...
在2023年5月的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任郭建泉介绍称,“对于违规或学术不端等事件,自然基金委每年要收到超过600件投诉和举报,一年查处人数接近或者超过200人。”郭建泉建议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惩戒”的工作格局。他进一步指出:现在自然基金委会和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和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