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学宫(即肇庆府学宫,又称文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东街道办事处正东居委会正东路。始建于北宋崇宁初,元末遭兵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后经多次重修,规模日臻完备。高要学宫是宋至清时期肇庆府的府级学宫文庙。因当时属高要县肇庆镇管辖,故称高要学宫。高要学宫占地面积3027平方米。原内有...
“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时期,到齐王建时式微,共有一百四十余年,繁盛时达“数百千人”。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
逛完学宫,可以去周边的进贤门城楼看看,步行就能到达,站在城楼上,能俯瞰揭阳老城区的景色。 🛏住宿建议住宿可以选择在学宫周边的经济型酒店或民宿,价格在100 - 300元不等。提前预订,还能享受更多优惠。晚上可以在周边逛逛,感受揭阳的夜生活。 这次揭阳学宫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还品尝到了地道美食...
简单来说,稷下学宫就是一所战国时期的大学。这里由齐国直接提供运营经费,并且从全天下范围内,招收高水平的学者做老师,给予丰厚的物质待遇,可以让他们自由的研究学问。受邀而来的学者,在学宫担任稷下先生,基本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教授。而学宫的校长,则是被称之为‘祭酒’,一般由学者之中最为优秀的人来担任。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
开平学宫为县学和文庙的总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苍城镇区东门街,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2019年5月1日,开平学宫被列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修建历史 清康熙八年(1669)建成大成殿,康熙二十年(1681)添建两庑、启圣公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月台、戟门、泮池和棂星门等。整座建筑为石、木结构...
番禺学宫为番禺县学所在,始建于南宋。目前的学宫格局主要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原建筑群阔三路,深五进。现仅剩中、左两路部分建筑,右路建筑不存,占地5,425平方米。番禺学宫坐北朝南,中路依次为: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以及东西廊庑。黄瓦朱墙内院落重重深入,建筑整体布局严谨...
位于今天韶关浈江区风采路上的韶州府学宫,就曾是古代韶州的“最高学府”。韶州府学宫大成殿 韶州府学宫与风采楼相距不远 粤北重要的官方教育机构 据《浈江区志》(2012年版)记载,韶州府学宫,又称府文庙,始建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时称先圣庙,为祭祀孔子用。北宋至和二年(1055),韶州知州胡牧选用此...
稷下学宫,这座在中国战国时期由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更是世界历史上的先驱。稷下学宫犹如一个古代的大学,由齐国提供运营经费,面向全国吸纳顶级学者担任教授,并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学问。受邀学者在学宫内被尊称为"稷下先生",与现代大学教授类似。而学宫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