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国范围大概在今天的河北和辽西的广大地区,是商的诸侯国,是古商族在东北辽西地区的重要一枝。 孤竹国君,姓墨胎氏,或墨夷氏、目夷氏、明夷氏。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的始祖为契,“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 传说孤竹国传九世,第七世竹...
县委韩书记主持朝阳市慕容街修缮项目设计交流会时,得知冯老要来喀左考察孤竹国遗迹,特意叮嘱杨部长利用周末时间全程陪同,并期待有新的历史文化靓点被发现。大家寒暄几句,即直奔父丁孤竹亚微亚罍等12件青铜器的出土地——北洞遗址。冯永谦老师与张松老师远眺孤山北洞遗址位于喀左县平房子镇北洞村孤山脚下,1973年村民...
孤竹国国名与姓氏 关于孤竹国名的解释,大概有三类说法;其一是,酒器简牍、乐器说法。其中“孤竹”写作“觚竹”,而“觚”是青铜器的酒器;而“竹”是记录文字的原材料之一,竹简;乐器,是指用竹子做乐器。其二是,地缘政治说。《通典》记载;“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礼记·玉藻》:“小国之君曰...
既定,孤竹国,在临猗县北之孤山下古城,而其南即有首阳山,位于古蒲坂县境内,即华山之北,当以此地为夷齐食薇于首阳山之地,古代这一带产薇即野豌豆四。伯夷、叔齐既没有登上孤竹君位,由其孤竹君墨胎初之中子,亦即伯夷之弟、叔齐之兄来担任国君,孤竹因受商纣王及周武王的两方面的威胁,才北避于北海之...
孤竹国诞生于夏,是冀东地区出现最早的国家,三千年前商代的北方大国--孤竹国[1] 。商朝初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封墨氏为孤竹君。孤竹国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孤竹国的建立,标志着冀东文化已高度发达。孤竹先民是礼仪、文明之邦,距今约3600余年。 孤竹国范围广袤,约含概今天太行...
孤竹国作为商的同姓侯国,本是华夏殷族的一支,与商王朝关系密切,其主体本属于殷商中原文化。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部游牧狩猎文化的结合部,表现为农业经济和渔猎畜牧经济交错并存,在文化上形成了复合性、多元性等特点。...
实际上,孤竹国始建于夏朝后期,直到商朝初期才获正式分封,它可是我国商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呢。由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孤竹国在辽西和冀东地区持续发展,渐渐壮大起来。其疆域相当广袤,北至如今辽宁省的凌源和朝阳地区,南达河北省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像今唐山市的乐亭、滦南、曹妃甸等地都涵盖在内;西边则到唐山市的...
孤竹国,这个地处特殊地理位置、拥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古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丰饶的物产,背山靠海的优越条件,使得孤竹国成为商王朝重要的物质供应基地。同时,其地理位置显要,是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为商汤的灭夏一统中原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孤竹国不仅为商王朝提供战略物资,更是其抵御北方夷狄部族入侵...
孤竹国是北方一个位于商朝边境的小国,其统治区域在寞东和辽西一带。早期疆域,西至今唐山市、迁西兴城镇,北达凌源、朝阳、老哈河,东抵锦西,西南至乐亭、滦南、唐海等地。东临渤海西边和燕国接壤,南边是齐国。孤竹国留给历史的最有影响的事件,应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学术界对孤竹国名称的来源有几种解释: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