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学人,读经典诗词游子吟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赏析孟郊(751年—814年),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二人并称“郊寒岛瘦”,现存诗篇500多首,内容多以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为题。这是一首写母...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
答: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意恐:担心 言:说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2、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考查知识点:古代诗歌思路分析与延伸: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1.游子吟: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2.迟迟:时间长久貌。3.“谁言”两句:以小草报达不尽春天阳光沐浴的恩情,比喻儿子永远报达不尽母亲哺育之恩,赞美伟大的母爱。寸草心:小草的嫩心。三春:...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五十岁才做了溧阳县尉这样的小官。他常年流离在外,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便将家中的老母亲接到溧阳同住。那些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情景纷纷涌上心头,他感怀母爱的朴素和深挚,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游子吟》02字词释义游子吟,游子,即远离家乡的人。...
游子吟 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尤以描绘农村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孟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但科举之路颇为坎坷。他于唐德...
孟郊存诗有500来首,但叫得响的,除了46岁中进士那年写下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他50岁时所写的这篇《游子吟》了。这一年,孟郊得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方有了落脚地儿,将老母亲接来同住,才有感而发,挥笔而就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