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极高的孟宾于,少年时就能吟诗作文,元朝辛文房编著的《唐才子传》记载:垂髫时,书所作百篇,名《金鳌集》。 孟宾于学成之后,只身离开家乡,北上洛阳应科举试。但是因为来自岭南,在京师举目无亲,没有靠山和裙带关系,所以孟宾于一连考了五次都不中。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孟宾于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二句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画;后二句勾画的则是一片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全诗在前后形成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鞭挞了...
1. 简介 根据唐才子传: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聪敏特异,有乡曲之誉。垂髫时,书所作百篇,名《金鳌集》,献之李若虚侍郎,若虚采猎佳句,记之尺书,使宾于驰诣洛阳,致诸朝达,声誉蔼然,留寓久之。晋天福九年,礼部侍郎符蒙知贡,宾于帘下投诗云:"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得故园杨柳...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 晋天福九年符蒙知贡举,擢进士第。 与李昉交善。 宾于后仕南唐,卒宋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 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宾于字国仪。 连州人。 晋天福中进士。 楚文昭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及恭孝王希萼入金陵。
唐)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衣 ”意为精美华丽的衣服,泛指显贵者的服装,由此突显了人物的身份。 B.第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辛苦劳作的农民的深切同情。 C.马之“骄”即人之“骄”,一个“骄”字...
纵观清远古今的诗人,以诗才而论,五代孟宾于当为第一。元代《唐才子传》记载唐代二百七十八位有名诗人的事迹,孟宾于为其中之一。近年,孟宾于《公子行》为《唐诗鉴赏辞典》《少儿唐诗三百首》收录。南唐时期,孟宾于以诗名满江南,受名家帝王赞赏。孟宾于曾犯死罪,翰林学士李昉向后主献诗求情,称孟“昔日声名喧洛...
孟宾于,字公辅,是京兆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成年后,他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当时李德裕担任宰相,孟宾于拜访他,李德裕说:“你有高远的才华和见识,应该自己树立起一番事业。”孟宾于深受其言激励,于是辞去官职,返回故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后来,他被召为校书郎,历任右拾遗、左补阙,再迁...
孟宾于【古代诗人简介】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 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称《孟水部集序》)。曾 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 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 卒。有《金鳖集》,已佚。《南...
【题文】公子行【唐】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①春游向野庭②。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③踏烂麦青青。【注】①侵晓:天刚亮,拂晓。②野庭:田野。③骄骢(cōng):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泛指骏马。【小题1】赏析“锦衣红夺彩霞明”一句中的“夺”字。【小题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对这些公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