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强调后天学习,但是孟子明显更理想主义,而即便是荀子这样的现实主义者也认为,人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不把人定死。而王阳明的思想底色是事功主义,一切知识是为实践服务的,这本身就和孔孟这些纯粹儒家不同了,所以他的理论更有可实践性。心学的确对他的修身很有帮助,但并不直接帮助他建功立业,相反,他通过建功立...
从张载的四句名言说起 |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他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这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1)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D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老子》《列子》《孟子》《庄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对文中王...
孟子说:“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荀子说:“ 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 宋代名儒陆九渊说:“ 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 《元史· 杨忍传》中说,“ 人不三成人” ,其中提到“ 知羞耻成人”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则说...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
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错因为材料一说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