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南城孝顺胡同,情况就复杂地多。考古发现,三里河地区正好处于古高梁河故道之上。元末开凿的金口新河就曾流经此地,永乐大典《顺天府志》记载,明初洪武年间,“河在府城南丽正关外,此河系前元开浚,欲导金口水以通舟楫者,后竟莫能行而故道尚行,今时有潦泉通流焉。”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后,在正阳门一带统一...
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张爵编纂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现存最早记录北京胡同的专著)中得知,当时京城内有两条孝顺牌胡同,明代后期它们都改称为孝顺胡同。一者在当时的东城明时坊。其西起崇文门里街(即今崇文门内大街),东至内城南城根,位于泡子河南岸,与船板胡同一河之隔。另一条在南城正东坊,西起...
花间集肖复兴一北京的孝顺胡同,是明朝就有的一条老胡同,中间有兴隆街把它分割为南北孝顺胡同。 这条胡同里老宅很多,既有饭庄,又有旅店,还有一座老庙,虽地处前门闹市之中,却一直很幽静。 十五年前,我去那里的时候,那里正要拆迁,不少院落被拆得有些颓败零落,依然很幽静,一副见惯春秋、 处变不惊的样子。在胡同...
北京历史上的孝顺胡同,源于明朝时期的旧河道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其旧名是孝顺碑胡同,暗示着该地曾有碑坊的存在。到了清代的《京城坊巷志稿》中,胡同被称作孝顺胡同,可能是碑坊已不复存在。到了1965年,它的名字变为晓顺胡同,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它曾短暂地被称为众红北...
晓顺胡同,由北晓顺胡同和南晓顺胡同共同构成,位于北京市崇文区西北部,其名字源于孝顺文化。北晓顺胡同南北走向,全长305米,宽约3.9米,有两个北口与西打磨厂相连,南端则直达鲜鱼口街。孝顺胡同的南侧紧邻前门大街北段,以鲜鱼口为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胡同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代,当时有一...
关于孝顺胡同,某百科上给出的解释是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大街北段东侧的南晓顺胡同与北晓顺胡同之合称。实际上这条孝顺胡同在解放后也改称晓顺胡同,但与南晓顺、北晓顺并不是一回事,二者相隔好几里地呢!此孝顺胡同位于崇内大街东侧,后沟胡同之西,即今同仁医院东区东侧;这块儿有个基督教会崇文门堂,还有汇文中学...
1940年6月的北京市孝顺胡同。胡同西口插着一块品牌,上面写着“国外青年会”的字眼 胡同里十分有中华民族特殊的民居 一棵参天古树,不知道是否明朝的的遗物 住在胡同里的女生,很警觉地看见拍摄得人 太累了的洋车夫,坐到胡同的阴凉的地方睡过去了。远方一户人家的门口,坐下来个一个小孩子 送水员。那时候有...
两条孝顺胡同形成时间有早晚 杨慎的生平研究,以嘉靖年间简绍芳的《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杨慎年谱》为肇始,数百年间延绵不绝,成果颇丰。但对其出生地鲜有论及。杨慎出生的弘治元年,早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成稿七十余载。当时,北京外城尚未出现。由于可供参考的史料凤毛麟角,陈文烛之说又语焉不详,造成后世...
富有传统韵味。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方案,撤销了原有的崇文区和东城区,将其合并为新的北京市东城区。这一决定标志着崇文区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区划的时代正式落幕。从此,这片土地的历史痕迹被深深地烙印在新的行政区划之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本组图片为1940年6月,由日本摄影师所拍摄,虽然只有八张图片,但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泛黄的珍贵老照片中,一睹当年北京老胡同的风采和当时胡同里百姓的生活状态。 1940年6月的北京孝顺胡同。胡同西口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美国青年会”的字样 胡同里非常有民族特殊的民居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