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 谢灵运诗:"韩亡 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侍讲大臣 荀济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 鲜卑族,北魏孝文帝 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 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 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 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 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向从容有大志,世人叹有孝文风。善见素有文武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元善见(524-551),东魏皇帝。公元534年在高欢的扶持和拥戴下建立东魏,都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是为“孝静皇帝”。 元善见是北魏拓跋氏的后代。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历时一百四十九年,先后经历了十四任皇帝。即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
538年,孝静帝册立14岁的高氏为皇后,以此缓和跟高欢的关系,重振魏国皇权。孝静帝文武双全,意气风发,无奈魏国气数已尽,孝静帝也无力回天。孝静帝,元善见,东魏皇帝,十一岁登基,却没有实权,朝政大权掌握在高欢手中,但孝静帝不想受制于人。534年,孝武帝不堪忍受高欢欺负,亲率10万大军杀向晋阳,...
然而,孝静帝自幼学会了隐忍,他知道自己不能摆脱傀儡皇帝的命运。高欢是东魏的实际统治者,他是靠讨伐叛逆和夺取权力而崭露头角的,因此不敢轻易篡位。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欢强迫孝静帝与他的女儿结婚,将孝静帝嫁给自己,从而将皇帝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高欢去世后,他的儿子高澄继续掌握东魏的权力,并对孝静...
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高洋在杯中偷偷下了毒药。孝静帝毫无察觉,酒入腹中,随即毒死。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害。 元善见在位约17年(534-550),他是东魏的皇帝,亲身经历了北魏一分为二,亲身见证了东魏被迫禅位给齐国(史称“北齐”)。
二十二日,大司马尉景去世。六月,司徒韩轨、司空可朱浑道元等从颍州班师回朝。二十日,孝静帝为齐献武王在东堂举哀服丧,下令让尚书右仆射、高阳王元斌兼大鸿胪卿,赶往晋阳监理护丧事宜,太尉、襄城王元旭兼尚书令,奉诏宣布抚慰。 秋七月初三日,下诏追赠齐献武王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绂、...
由于有拥戴之功,高欢一时权倾朝野,魏静帝对高欢也是毕恭毕敬,之后还娶了高欢的女儿作为皇后,有了这层关系,高欢起码在表面上,对元善见还能做到以礼相待。 但是好景不长,高欢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高澄继续把持朝政。在对待傀儡皇帝的态度上,高澄就元没有他爸爸那么客气了。高澄派自己的心腹崔季舒监视孝静帝的...
孝静帝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世子,母亲为清河王妃胡氏(灵太后的堂侄女)。永熙三年(534年),元善见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西去关中投奔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