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八日,明孝宗朱祐樘制谕礼部,为他的亲祖母、已故太皇太后周氏定一个谥号。四天后的三月十二日,礼部将他们拟定的谥号“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呈给了孝宗。臣等生蒙荫育,心切哀思。博采公言,上登尊谥,宜天锡之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臣等拜手...
周氏,即明英宗的孝肃皇后,当然她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后,只是因为儿子继承了皇位,死后才有了“孝肃皇后”的谥号。作为明宪宗朱见深的亲妈,周氏可谓在历史上,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周氏乃顺天府昌平州人,她的出身应该不是很高,因为她后来生了皇长子朱见深,父亲周能才父凭女贵,被授为锦衣卫千户(正五品)。周能死后...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注释 选自《能改斋漫录》。包拯,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执法不阿,谥号孝肃。1.包孝肃公:即包拯,...
然而,周氏的野心并未到此为止。在明孝宗在位时,她终于得偿所愿,被追谥为“孝肃皇后”。尽管这与真正的皇后地位尚有差距,但她的“皇后梦”总算实现了。可以说,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周氏步步为营、分毫必争,从未放弃。她不惜违背礼法和祖宗制度,利用新帝生母的身份优势。多次想废掉钱太后,虽然最后没有完全成功...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被忽略却充满争议的人物孝肃皇后周氏。公元1504年,明孝宗朱祐樘为了给这位已故的亲祖母定谥号,引发了一场朝内的激烈争论。周氏,这位出身平凡的女性,在皇宫中经历了从宫女到皇后的转变,她的一生似乎是一部充满波折的传奇。她的最终名分“孝肃太皇太后”与初定的“孝肃睿皇后”有何区别...
最终,明宪宗选择了维护礼法的道路。他虽然没有支持周太后的做法,但也没有完全满足钱太后的要求,而是折中地尊封两人为"孝庄睿皇后"和"孝肃皇后",以区分嫡庶尊卑。这个决定也缓解了明宪宗内心的矛盾,但也遭到了周太后的不满。她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只能"屈居"钱太后之下,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而在这件事之后,明宪宗...
孝肃皇后周氏为名分奋斗一生,却在亲孙子明孝宗时期结束。臣等深感先皇恩泽,缅怀敬仰。为彰显其美德,谨提出谥号建议: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敬请圣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强烈反对后,孝宗改变主意,决定将祖母的谥号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简称明孝宗。那么,为何孝宗不愿意...
孝肃周皇后是顺天府昌平州人,出身平民。由于明朝的皇后、妃嫔和王妃并不在意出身背景,周氏得以有机会入宫成为妃子。虽然起初周氏的位份较低,但她依然颇受宠爱。正统十一年生下英宗第二位公主重庆公主 正统十二年,生下英宗第一子朱见深 正统十四年,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登基,年仅2岁的朱见深被孙太后封为皇太子...
谥号孝肃皇帝评价 肃是美谥中的上谥,按《逸周书》: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貌敬行祗曰肃;刚德克服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度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摄下有有礼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孝肃的地位是非常高,代表了忠、孝、廉。 带肃的谥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