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
孝文帝拓跋宏,这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北魏皇帝,其早年的成长环境充满了政治阴谋的阴影和残酷的宫廷规则。从五岁登基,到在冯太后的严苛监护下成长,孝文帝的人生每一步都充满了考验。五岁登基成为北魏的皇帝,孝文帝的童年远非常人所能体验。在那个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而他已经背负起了治理国家的...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汉文名为元宏,生于公元467年10月13日,死于公元499年4月26日,他是当时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同时它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属于少数民族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北魏孝文帝在他五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当年年号定为延兴,由于他执政的时候年龄太小,所有当时由明太后临时辅佐孝文帝执政。 ...
路上生的病痊愈时,孝文帝刚好抵达洛阳,但是在次年三月初,孝文帝哪怕抱病也要离开洛阳御驾亲征,而造成他有如此反常举动的,很大可能是皇后冯润的出轨刺激到了孝文帝。冯润是太师冯熙的一个庶出女儿,冯润因为非常漂亮,入宫后很快就得到了孝文帝的宠爱。但是没多久,冯润生病了,为避免影响到孝文帝,冯太后做主将...
1、迁都的提前准备从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年) 十月,孝文帝下诏营建新都起;至太和十九年( 公元495年) 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止。迁都结束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还不到30岁,尚存着几分年轻人的意气。后世的史家在研究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时,常认为他的迁都,离不开对已故冯太后的忌惮。▲北魏冯太后的影视...
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也称元宏,鲜卑族,是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兴起的一个少数民族。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建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在河套地区屯田,迁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到平城居住,鲜卑族从一个游牧民族,转变成定居的农耕民族。拓跋珪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割据局面,统一了北方,成为与南朝...
太和初年,年仅十一岁的孝文帝就登基坐上了皇帝,可他年纪太小,只能算是个儿皇帝,手中并无实权,真正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冯太后。根据历史记载,冯太后和孝文帝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冯太后便把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就是当朝太师昌黎王冯熙的两个女儿冯清和冯妙莲都送到了孝文帝的后宫之...
作者:赵心放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又名元宏,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对推进鲜卑族的汉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后世评价为一代英主。为啥年仅三十余岁便在失意和苦闷中早逝了呢?笔者管见,英雄难过痴情关是个重要的原因!(一)按照婆婆安排册立皇后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实行子...
何为明君?明大局,明真相,正人心,善改革。北魏孝文帝就是其中之一。冯太后,这位曾经垂帘听政的英雄之辈,对于孝文帝的影响深远。孝文帝在其熏陶下,得以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冯太后曾将孝文帝禁足柴房,断绝其粮食,这一严酷的考验,反而成就了孝文帝的坚韧和毅力,使其具备了担当重任的能力。冯太后,以其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