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在孙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年幼的皇帝,从他的登基仪式到他的亲政,一直到他逐渐成为一位出色的皇帝。孝庄太后一直默默地为康熙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她晚年时期,孝庄太后享受到了幸福而安宁的生活,得到康熙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亲情和温馨充满了他们的日常生...
1687年,孝庄太后病危,康熙帝在慈宁宫侍奉了三十余日,并亲调药饵,昼夜席地而坐,此外,康熙帝还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1688年,孝庄太后在慈宁宫去世,终年75岁,康熙帝给祖母上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我是爱历史的胡小新,喜欢的给个关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部落能够继续延续荣耀,部落又将年仅13岁的孝庄嫁给了皇太极。在血缘关系上说,皇太极是孝庄的姑父,可是当时的部落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行此下策。就这样,孝庄成为了皇太极的女人,与姑姑哲哲共侍一夫。孝庄年龄虽小,但因为从小喜爱读书又心思玲珑,很受皇太极的宠爱。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
好日子没过几天,顺治死了,孝庄辅佐孙子康熙登基。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孝庄的成功路,布满了血泪。相对于丈夫的薄情,儿子的叛逆,孙子康熙和孝庄深厚。在孝庄晚年病重时,康熙昼夜随侍,亲自祈祷。孝庄在死前留下遗言,因为大清定都在北京,是顺治在位时期的事情,而此时皇太极已经被葬在清昭陵,和孝端文皇后合葬...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原名董鄂氏,是清朝顺治帝的皇后,也是康熙帝的生母。作为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孝庄在政治、文化和家庭方面都发挥了深远的影响。她的生平故事不仅展现了她个人的智慧与才华,更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女性在权力游戏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从孝庄的生平、政治成就、文化贡献以及...
她就是被后人称为“孝庄皇太后”的布木布泰。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则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错位的良缘,原来只是为了延续!早在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时候,女真酋长猛哥帖木尔的后人努尔哈赤以父、祖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历时30多年,统一了女真各部,随后他进行改革,创建...
可以说,康熙与孝庄之间的祖孙情谊非同一般。但是祖母孝庄病逝后,康熙做了一件事情让人匪夷所思:他并没有按照清朝时期的丧葬制度,将祖母的遗体运回盛京昭陵与太宗皇帝合葬一处,而是将祖母的棺椁暂时停放在河北遵化境内清东陵风水墙外,而且这一放长达35年之久,一直到康熙病逝,孝庄也没有入土为安。到了雍正...
民间一直说,孝庄太后之所以不与皇太极合葬,原因就是改嫁了多尔衮,实在没脸见前夫,以至于37年不得入葬。为了掩人耳目,她不好意思直说,于是编了两个理由,第一,皇太极的昭陵在盛京,距离北京太远,运送灵柩不方便;第二,皇太极的陵寝已经封上了,再打开就是“以卑动尊”,不合适。自古妻隋夫葬,孝庄不肯与...
孝庄死后,康熙并没有马上送入陵寝安葬,而是停灵37载才下葬。在古代,特别是在皇家,对于风水龙脉这种事情看得非常重。停灵不下葬,容易影响风水,影响国运,这是不祥的征兆。可是康熙不仅停灵,更是37年不肯下葬,这在历年封建王朝中,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二)康熙为何要停灵37载才下葬?康熙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
一、孝庄生平 孝庄,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的生母、康熙的祖母,闺名叫布木布泰,孝庄是她去世后才有的谥号。她13岁嫁给了当时的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皇太极,23岁成为庄妃。32岁,儿子顺治继位,成为皇太后。49岁,孙子康熙继位,成为太皇太后。她活了75岁。从13岁到75岁,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孝庄经历了四朝长达62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