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第十五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南抱持号泣,请以身代死,化及竟不纳。世南自此哀毁骨立者数载,...
孝友第十五 司空房玄齡事繼母,能以色養,恭謹過人。其母病,請醫人至門,必迎拜垂泣。及居喪,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騎常侍劉洎就加寬譬,遺寢床、粥食、鹽、菜。 虞世南初仕隋,歷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殺逆之際,其兄世基時為内史侍郎,將被誅,世南抱持號泣,請以身代死,化及竟不納。世南自此哀毁骨立者數載,...
《论孝友第十五》是唐代文学家吴兢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论孝友第十五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
《论语·学而》中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孝弟”与“孝友”义同。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乃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家庭伦理规范。房玄龄、韩王元嘉、霍王元轨以及玄武门值班的突厥人史行昌,事父母均体现了一个“孝”字;虞世南对其兄、韩王元嘉对其弟,都体现一个“友”字。唐太宗对能够在家庭中奉行孝友...
《贞观政要》·孝友第十五唐朝 贞观政要 吴兢 著 大 中 小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南抱持号泣,请...
韩王元嘉,贞观初,为潞州刺史。时年十五,在州闻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至京师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嘉其至性,屡慰勉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与其弟鲁哀王灵夔甚相友爱,兄弟集见,如布衣之礼。其修身洁已,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 霍王元轨,武德中,初封为吴王,贞观七年,为寿州刺史。属高祖崩,...
孝友第十五 本篇导读 忠、孝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即指忠于国君,孝于父母,是古人看重的两条最高道德标准。“孝子之门,忠义存焉”,这是儒家的观点,也是历代推崇孝道的原因。本篇列举了若干行孝、友悌的故事,以及唐太宗对他们的赞扬和赏赐,反映出太宗对儒家伦理道德始终持赞许和提倡的态度,其目的...
《贞观政要》卷五 孝友第十五 凡五章卷五 孝友第十五 凡五章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南抱持号泣,请...
十五岁的韩王李元嘉在潞州刺史任上得知母亲病重,痛哭失食,母丧期间的悲伤超越常规礼节。唐太宗赞赏他的真挚情感,常予安慰。李元嘉生活简朴,与弟弟鲁哀王感情深厚,兄弟相见如同平民百姓一般亲切。霍王李元轨在武德年间被封为吴王,他以朴素的衣着表示对高祖的哀思。唐太宗问及皇族贤德,魏徵认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