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孙毓汶当时正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掌握实权,神通广大,在军机处隐然超过了礼亲王世铎。这从他的外号“大圣”就可以看出端倪。 孙毓汶,字莱山,山东济州人,生于1834年,1856年考中进士,并获得榜眼称号。那一年的状元被江苏常熟人翁同龢获得。孙毓汶最初仕途不顺,1860年在办理团练时,因为拒绝交纳捐税,遭到...
历史人物> 孙毓汶 【生卒】:?——1899 字莱山。山东济宁州(今济宁)人。尚书孙瑞珍之子。咸丰进士,历官工部左侍郎、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咸丰十年在家乡办团抗捐,被革职遣戍。后输纳军饷恢复原官。先后主持会试及四川、顺天乡试。中日甲午战争时,与李鸿章相勾结,认为战不可恃,力主...
这时,孙毓汶仔细询问剩下的轿夫,才知道乡民都是被迫拉来的“壮丁”:“乡民助役,并非出自雇募,终日劳苦,不获一钱,其乘隙奔窜固宜。”明白事情缘由的孙毓汶同情心顿起,甚而“拟自发夫价,每段每名给钱五十。”孙毓汶自掏腰包付给薪水之后,这些仆役“不但不逃,且极用力”。解决这些烦恼之后,孙毓汶的旅途也就...
山东的骄傲,济宁的骄傲。如果他替换了翁同龢,历史或许将会改写。军机大臣、刑部尚书、ZL各g事务大臣—孙毓汶!#济宁 #山东省 #书画 #收藏 #孙毓汶 - 明信堂古美术于202410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咸丰年间,大学士孙玉庭的孙子孙毓汶,才学过人,矢志夺得头名恩科状元,不做第二人之想。唯有同为大学士的翁心存的儿子翁同龢,是孙毓汶在考场上最为强劲的对手。谁都明白,此番科考之争,实际上是未来的大学士之争,谁夺得了头名状元,谁就夺得了未来的大学士之位。所以孙翁两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孙玉庭与翁心存...
济宁晚清重臣孙毓汶。近日新得一件孙毓汶书法圆光,孙氏书法真迹并不多见,此件字好品价殊为难得!孙毓汶不仅是晚清重臣,且在书画收藏方面造诣很高。孙氏藏有数百件宋元及四王吴恽等名家真迹,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书画收藏家。其后人于1982年将一百余件孙氏旧藏书画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要想在考试过程中动手脚,纵使孙家再有能耐,也是白日做梦。所以孙毓汶把注意打到了殿试的前一天。在前一天夜里,孙毓汶把翁同龢请到家中,翁、孙两家世代结交,翁同龢只好不好推脱,只好应邀。 二人饮酒谈天,寻欢作乐。好似志同道合的故友重聚一般,难舍难分。等到后半夜,两人都喝得很累了,孙毓汶却委婉的要求翁...
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年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要好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咸丰六年(1856年)同科考上进士,后来又同列朝廷重臣的翁同龢与孙毓汶,两人之间的关系就非常恶劣。 对翁孙二人,读者朋友们可能对前者比较熟悉。翁同龢曾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出任军机宰辅,是晚清时期帝党的领袖人物。而孙毓汶也是光绪年间的军机...
孙毓汶 按理说,两个人一起参加科考,同学关系应该不错。但后来为啥成了死对头呢?还得先从二人争状元一事说起。孙毓汶、翁同龢都是官二代,都受过良好教育。所以,知识面都明显高于其他同学。当时,清廷上下对参加科考人员有了一个预判,认为这一科的状元肯定会在翁同龢和孙毓汶之间产生。翁同龢 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