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尧,徐州香包非遗传承人。孙歌尧的微博主页、个人资料、相册,大连艺术学院。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孙歌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荣获江苏好青年、江苏青年好网民、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等荣誉。作为一名“95后”,她从小在奶奶王秀英的教育与熏陶下,了解并熟练掌握了徐州香...
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向幸福出发]女嘉宾孙歌尧带来歌曲《把耳朵叫醒》 选集 更多 《向幸福出发》 20250304 《向幸福出发》 20250225 《向幸福出发》 20250218 《向幸福出发》 20250211 《向幸福出发》 20250204 春节特别节目 《向幸福出发》 20250130 ...
孙歌尧明白,奶奶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当手工缝制不是日常所需,这份事业更加必须有人继承。飞针走线 代代传承 85岁的王秀英也是在小歌尧初拿起缝衣针的年纪,从自己的外婆手里,传承下了徐州香包技艺。王秀英还记得,外婆只要有时间,就会端出针线筐,不多时就能缝出一个小巧可爱的香包。“那时候家里...
孙歌尧:香包世家的“新”气象音频:00:0006:35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奶奶的香包汉代《礼记》记载了“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孙歌尧解释道,“容臭”就是香包,汉代的未成年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而她所居住的徐州更是汉文化发祥地。对于孙歌尧而言,徐州香包最初的记忆就是“奶奶的香包”,也是童年时...
孙歌尧,徐州香包贾汪区区级传承人。1999年出生于徐州,毕业于大连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孙歌尧从幼时起就在王秀英老人的教育与熏陶下,了解并熟练掌握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对于香包制作的一针一线了然于胸。长大后受新时代审美...
孙建(左)、王秀英(中)、孙歌尧(右) □ 本报记者 聂伟 “‘家’是一个寓意无限美好幸福的字。我们人都有家,但你听说过吗,这些绣香包的针也有‘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对记者说。 针也有“家”?春节期间,记者走进徐州市贾汪区王秀英香包工作室,见到了一根针的“家”、一...
孙歌尧从小就跟着奶奶王秀英学习制作徐州香包,在中草药的香味中长大。奶奶王秀英今年86岁,传承徐州香包七十多年,是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奶奶开始教马庄村村民们缝香包,带动了400多名村民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通过奶奶的“传帮带”,孙歌尧和姐姐们也受新时代审美观念影响,设计制作创新款式的香包,希望能够让...
1999 年 1 月出生的孙歌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看奶奶王秀英在家里做香包。受此影响,大学毕业后,她全身心投入到香包制作中,成为第五代传人。孙歌尧还将香包元素融入到手游中,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的传承路。 从小在香包的香味中长大,毕业后正式跟奶奶学习香包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