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部任职期间,孙星衍执法宽松有度。遇到疑案,常令下属按照法律评判。孙星衍平反冤屈、解救枉杀、保全性命的案子很多。如有一孝子替父报仇而杀死一名县衙役,这人亲姑姑到刑部上告,诉说其弟被衙役逼死,以及教子才会犯罪的过程,当权的官僚为衙役开脱,加罪孝子身上,孙星衍说:“我岂能枉法杀孝子!”还有一案,某...
总的来说,孙星衍的诗歌无论是咏史抒怀、山水田园,还是赠友送别,都展现出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咏史抒怀诗,启发后世诗人关注历史、关注现实;他的山水田园诗,启发后世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田园生活;他的赠友送别诗,启发后世诗人珍视友情、感悟人生。可以说,孙星衍的...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
——孙星衍“粉署朱旛”篆书联 ■薛元明 常州文脉不独有洪亮吉,同时代的大才子中,还有孙星衍。孙星衍几乎就是一个为文化学术而生的人。其先祖为明代“东林党人”孙慎行——明朝开国功臣燕山忠愍侯孙兴祖之后,高中探花者。文化血脉相传,不仅可以父子嫡传,也可以跨越时空,隔代传承,只要文化基因长存,总有一天会...
一、孙星衍书法创作源流 1.佳偶相伴,渐入佳境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伯渊,号季逑、薇隐。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初二出生于常州府城观子巷。其出生前夕,“祖母许太夫人,梦星坠于怀,举以授母金夫人”,次日早晨,星衍生。其父孙书屏取《史记·孝武本纪》“德星昭衍”“渊耀光明”之语,故名...
孙星衍的这幅作品,落款有“摹李少昷(温)篆势。”六个字,等于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自己小篆的师承。清代书法家大致可分两派:一是以王澍为代表的“复古派”,二是以邓石如为代表的“创新派”。“复古派”必以“二李”为宗,尤其推崇李阳冰,王澍就是典型例子,孙星衍也是如此。作品的前半部分选自《吕氏春秋·尊师...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茂芳山人、五松居士等,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榜眼,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精研金石碑版,兼工篆、隶、治印,性喜聚书。 孙星衍像 在孙星衍殁后十八年,由不屑举业、尤喜校勘古籍的陈宗彝至冶城山馆,从其子孙竹庲处访得《平津馆鉴藏书记》稿本及此稿本...
孙星衍篆书联,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书法作品。 纸本,纵184厘米,横29.5厘米。款识:延陵孙星衍。钤印:丁未一甲进士(白文),孙星衍伯渊氏(白文)。作品简介 清孙星衍篆书联纸本,纵184厘米,横29.5厘米。款识:延陵孙星衍。钤印:丁未一甲进士(白文),孙星衍伯渊氏(白文)。释文:凤皇麒麟皆在郊薮,...
汉语词典> 孙星衍 清经学家。字渊如,又字季仇。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历官编修、刑部主事、山东督粮道。所学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主讲钟山书院、诂经精舍。撰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等书,刻有《平津馆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