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慎行 【生卒】:1565——1636 字闻斯,武进(今属江苏)人。幼即嗜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编修,累官左庶子。数请假里居,闭门息交,覃精理学。升礼部右侍郎,代理部事。疏至七八上,请东宫开讲,皇孙出閤。熹宗立,任礼部尚书。上疏论“红丸”案,力论方从哲之罪。魏忠贤擅政,议修《三朝要典》、...
孙慎行[明代] 孙慎行(1565年~1636年)字闻斯,号淇澳。江苏武进人。明朝开国功臣燕山忠愍侯、全宁侯之后。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军事学家唐顺之。韩敬科场事发,孙慎行主张罢黜韩敬,遭到韩敬同党的攻击。辞官。熹宗继位,召回孙慎行,拜为礼部尚书。“红丸”事起,孙慎行上疏无效,遂以病辞官。魏忠贤组织纂修《三朝要...
孙慎行直指弑君凶手 孙慎行(1565——1636),字闻斯,号淇澳。明武进人。唐顺之外孙,著名东林党人。 孙慎行(1565——1636),字闻斯,号淇澳。明武进人。唐顺之外孙,著名东林党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以探花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任礼部右侍郎,天启初拜礼部尚书。他竭力纠正了许多违制现象。这些弊端...
②朝廷中的官员多次推荐孙慎行进入内阁任职,但吏部尚书王永光极力排斥他,最终不被任用。参考译文: 孙慎行,字闻斯,江苏武进人。年轻时听到外祖父唐顺之的绪论,就十分喜好读书。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第三名,授职编修,积官至左庶子。几次请假定居乡里,闭门绝交,精心钻研理学。有人求见,都不接纳,有人向他询问...
这幅《佛家语八屏条》是孙慎行的行书力作,款下有其后裔、近代著名学者唐玉虬的题跋。此八屏条为刘国钧先生于1959年捐献的。从屏条上看,他作书用硬毫退笔,纵横痛快扫刷,用笔的提按顿挫、墨色的浓枯燥湿,一任自然。他的结体从黄山谷、李邕的书法中得到启发,独辟蹊径,采用了上松下紧、左右舒展的书法,形成...
孙慎行是常州先贤唐顺之荆川先生的外孙,其母是唐顺之的爱女,孙慎行从小就受到外祖父的垂爱和启蒙,终于成为有明一代名臣,《明史》内《孙慎行传》有一千多字,对他的评价很高。孙慎行故居原占地较大,由于双桂坊扩路和上世纪广南大厦建设等原因,规模缩小,今存五开间平房一进和东首房屋一间,由屋前长廊相互连结,故居现坐...
历史知识> 孙慎行 明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字闻斯,号淇澳。万历进士,授编修,累迁左庶子。屡请假归里,曾讲学于东林书院。万历四十一年(1613)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促福王之国,平反楚宗案。次年自免归。熹宗立,拜礼部尚书。天启二年(1622)被魏忠贤定为*红丸案主谋,戍宁夏。思宗即位,得免。后廷推阁臣被召入...
孙慎行看到邻居家孩子学习困难,主动帮忙辅导。孩子成绩提高后,满心感激,经常帮孙慎行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孙慎行感慨,帮助他人就像这种双向奔赴,温暖又美好。 8.“面对机遇,要像猎豹扑食般果断,不然稍纵即逝。”孙慎行参加一场行业交流活动,听到一个合作意向。他像敏锐的猎豹,立刻抓住机会,积极沟通。最终达成合作,...
孙慎行是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行书佛家语通屏的作者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玄晏子,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唐顺之的外孙。自幼博学多才,记忆力超群,聪颖过人。文学与书法成就:既擅长诗歌又善于文章,书法更是精妙无比。其作品在文学和书法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展现了其...
孙慎行所属分类:书法家简介孙慎行(1565—1636)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代大臣。万历二十三年 (1595)进士,累官礼部右侍郎。天启初,召拜礼部尚书,以追论大学士方从哲进荐红丸罪案 ,为权贵所忌。天启二年(1622)托病辞官。后阉党作《三朝要典》,翻红丸案,指慎行为罪 魁,议戍宁夏,适逢魏忠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