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唐代孙思邈著。全书30卷,计232门,载方5300首。全书涉及医德、预防、诊断、治疗及针灸等诸方面内容,首列医学总论,提倡医德;重视妇婴,强调妇、儿科的重要性,并论述妇儿疾患的特点;预防疾病强调饮食卫生,养生提倡适当劳动;治疗经验丰富,针灸方面重视针灸并用、针药并用。(本书与集团...
“千金”: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即:人命非常金贵,比千金还珍贵,如果有一剂良方,能够救治人的性命的话,它的功德会重于千金。 “备急”:大唐时期医师不足,医药不全,大多医家,只能看单科,老百姓真要用到的时候...
《备急千金要方》是2011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思邈,主编是吴少祯,焦振廉等校注。 本书共30卷,以各科医方为主,并涉食疗、养生、脉法、针灸等,内容宏富,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撰《大医精诚》篇,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
省图藏《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为明刻本。乔世宁撰《刻千金方序》提要 省图书馆藏《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共93卷,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为明代小丘山房刻本。该书系统总结了唐初以前医药学成就,开创了中国医药学史上多项先河,书中记载的养生方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尤其是创立了“精诚合一”的医德规范,是我国...
孙思邈毕生践行“大医精诚”之道 《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千金方》,它与作者孙思邈晚年再著的《千金翼方》相辅相成,不仅保存了唐代以前珍贵的医学文献,也系统反映了孙思邈本人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思想,对传承、发扬中医药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人类之至宝”。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
根据“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知,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最贵重,比千金巨资更昂贵,用一张小小的药方挽救病人的生命,所造就的功德远比千金还要宝贵,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根据“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可知,孙思邈面对亲戚、邻居、内乡、外乡遭遇疾病的人们,有疾病的,大多会...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太宗皇帝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在从太医署离开,便周游全国各地,寻找各地有效药方。最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为什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写《备急千金要方》呢?孙思邈是这样说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意思是说人命非常的珍贵,比千金还要贵,如果有一剂...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云:“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指出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有“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对于“欲病”状态,孙思邈指出“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提醒人们要及早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