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 01 基本案情 孙志刚,一位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案发前在广州达奇服装公司工作。2003年3月17日晚上,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身份证明文件,被警察误认为是流浪人员,并因此被送往广州市的收容遣送站。 在收容遣送站中,孙志刚经历了极...
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和天河区、白云区纪委、监察局对孙志刚案件中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分:对市公安系统12名违纪责任人以及市卫生系统3名违纪责任人以及对市民政系统5名违纪责任人。处以了从开除党籍到行政记过不等的处分。孙志刚得到了迟来的正义。肆,用生命驱除了恶法 2003年5月14日三名法学博士俞江(华...
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 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不幸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救治站。 孙志刚事件——废止收容遣送制度 由于孙志刚身份不是流浪汉而是大学生,并且受害身亡,因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 许多媒体详细报道了此一事件,并曝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在社会上掀起了...
2003年4月26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并曝光了许多类似的案件。同日,广州相关部门向孙志刚的父亲表示慰问。孙志刚在救治站内离奇死亡的事件引起了舆论的热潮,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后,公安部派遣工作组前往广东督办此案。经过近两周的调查,终于揭开了众人所不知的真相。2003年3月18日,孙志刚因声称...
实际上,在孙志刚案件发生之前,因收容制度而被强奸的女子,失踪的孩子,莫名死亡的打工者,年年都见诸报端。随着孙志刚事件的发酵,收容制度终于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之中于2003年被废除。孙志刚案件暴露出了我国民主法治在发展进程中的坎坷曲折,公民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该如何得到有效保障,违宪审查机制该如何具有现实可...
相信法学的小伙伴们都听说或者研究过03年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孙志刚事件,进一步了解一个案件背后的秘密。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
广东市委和中央都下了命令,一定要对孙志刚的死因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严肃的调查。广州公安机关于二零零三年五月上旬公布了孙志刚在看守所内遇害的案件的结论。孙志刚于二○○三年三月十七日晚上被警方带走审问,经核实孙志刚的身分,却误将其列为“三无人员”,并于18日清晨把孙志刚送往了临时避难所。19日晚上,孙志刚以...
新闻说明孙志刚案件很详细。新闻说,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受贿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孙志刚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查扣在案的孙志...
2003年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建议废除收容遣送制度;5月23日,五位法学家也先后以中国公民的名义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同年6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81号国务院令,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