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孙嫂对这个家庭尽心尽力的照顾,使得毛泽东与杨开慧一直将她当做亲人看待。初到武昌时,因为一家人要在这里长期居住,孙嫂又需要经常出门,为了防止不会听说本地方言的孙嫂迷路,毛泽东特意给她准备了一块写有住址的白布让她随身携带,嘱咐孙嫂,如果是迷了路不知道怎么回来,不妨拿着这块白布问问路人。有次孙...
这一席话,让孙嫂十分感动,很久以后,她都还经常跟别人说,“我遇上了好人”。这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妇人最由衷的话了,在之后的相处中,孙嫂对毛泽东跟杨开慧也是发自肺腑的感恩。那四年时间,也成为孙嫂一生中,最为传奇的岁月。杨开慧故居 孙嫂在毛家做事十分勤恳,带孩子做家务,一切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此次归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去看望他思念不已的外婆,并为她庆祝八十寿辰,另一个目标则是去寻找他母亲当年的保姆孙嫂。最后,毛岸英成功找到了孙嫂,二人在见面时相拥而泣,毛岸英向孙嫂表示:“这次回来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要找你,同时还要确保你的生活安排妥当。”那么这位“孙嫂”到底是谁呢?她和毛主席之间存在...
可别小瞧了孙嫂,她可不会没原则地溺爱孩子。到了该批评教育的时候,孙嫂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所以啊,当俩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喊“孙嫂来了”可比喊杨开慧和毛主席都管用呢。除了照顾孩子,孙嫂还把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儿都揽了下来,像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儿,不过这些对一直勤劳干活的孙嫂来说根本不...
杨开慧临刑前,保姆孙嫂用身体堵住牢门,大喊:要杀就杀我 在杨开慧即将面临生命终点的那一刻,忠心的保姆孙嫂挺身而出,宛若一堵坚不可摧的墙,用她那略显臃肿却充满力量的身躯,紧紧堵住了通往刑场的牢门。她扯开嗓子,声如洪钟地喊道:“若要取人性命,那便先从我孙嫂身上踏过!”在1930年的深秋时节,长沙...
1927年,孙嫂跟着毛泽东一家来到了武昌。在武昌,毛泽东日日夜夜忙碌于革命运动,白天和革命同志开会,晚上整理会务写报告。连三餐大多时候都是和革命同志一起在一张大圆桌上吃饭。杨开慧则帮毛泽东抄写整理资料,常常到三更半夜。孙嫂后来回忆说,“就在长沙望麓园到武昌期间,毛泽东写出了光辉的著作《湖南...
孙嫂有些不解,杨开慧解释:“我们看中了你的一头短发和一双大脚。” 其实,因为家里贫穷的缘故,经常要下地干活,想要裹脚也裹不了,留短发也是为了干活方便一些。 杨开慧表示:“留辫子、裹脚盘,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约束和压迫女性的的产物,要坚决破除。大家要学着留短发、留大脚,女人这样这样多有精气神。” 当时,...
故事发生在1926年冬天。那时,陈玉英通过介绍来到杨开慧家担任保姆。第一次见面,杨开慧的温柔和安静让孙嫂感到有些紧张,她担心自己不能做好这份工作。然而,杨开慧亲切地拉着她的手,一句“以后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吧”,瞬间温暖了孙嫂的心。她从未想过,出身贫寒的自己,也能被如此尊重和关怀。在杨家,孙嫂尽心...
陈玉英是湖南省宁乡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从小给人做童养媳,10岁外出帮工。来到杨开慧身边的那年,她快30岁了。夫家姓孙,人们叫她孙嫂。◆陈玉英 毛泽东问了问孙嫂家里的情况,然后满意地点点头:留下吧。杨开慧亲切地对孙嫂说:你到了我家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当我是你的主人,彼此不要分上下,...
2009年 00:00/00:00 自动 倍速 12 0 故事湖南20090406期:孙嫂1949 节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