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元,1958年2月生,山东文登人,198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破格为教授。现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2017年4月,山东省委党校巡视员。教学方面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
易才学在孙占元的呼唤声中清醒了过来。但他马上就发现排长面色惨白,声音也在抖。易才学往孙占元的身上看去,便看到了他那一条已经露出骨头的右腿和身下的大片鲜血。易才学的眼泪瞬间喷涌而出,他急忙从身上拿出急救包和后面赶来的战士一起帮孙占元包扎。孙占元却让他们别给自己包扎,战况紧急,他们不能在这里多停留。...
一番思考过后,孙占元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克先,并嘱咐他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越过敌人的火线封锁,千万不能冲动。随着一声爆炸声响起,李克先成功炸毁了敌人东面的火力发射点,紧接着第二声巨响传来,孙占元立即带领战士们向第一个火力发射点冲去,却在距离第一个火力发射点大概二十米时遭到了火力压制,大家只能再次卧倒。
孙占元英勇作战 双腿被炸断 他忍着巨痛 坚持指挥战斗 最后时刻 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为纪念这位特等功臣 当地政府 将孙占元的出生地 河南省林州市“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将林州市区的南三环路 命名为“占元大道”巍巍太行山怀抱中 占元村村头 这条8.2公里长的水泥路 翻山越岭 一...
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急于攻下上甘岭的主峰五圣山。1952年10月14日,美军调集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上甘岭阵地进行轰击。当晚,志愿军突击排排长孙占元带领战友们采取冷枪战术让敌人苦不堪言,一面战斗一面前进。孙占元身负重伤仍然不下火线,最终与敌人
孙占元 孙占元(1925年-1952年10月),男,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占元大队占元村人,1946年4月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15军44师134团3营排长,1952年10月在朝鲜上甘岭牺牲,荣立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人物经历 1946年4月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15军44师134团3营排长。牺牲情况 1952年10月在朝鲜上甘岭牺牲。
他的名字叫孙占元,是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的惨烈 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我国更是采取了严格封锁的政策,甚至还以朝鲜战争为由越过三八线,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安全。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即做出了应对举措,一面集结军队,一面警告美国,可美国的麦克阿瑟却...
1952年10月,随着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孙占元也和战友们一道奉命来到了这里,参加战斗。而孙占元所在的排接到的是在五圣山2号阵地对“联合国军”突击作战的任务。战斗打响前,孙占元带领全排战友迅速进入2号阵地的坑道内部,并迅速埋伏起来,准备待敌军到来后,出其不意进行突袭。没过多久,敌人果然就进入了埋伏圈...
孙占元——特等功臣,一级英雄,1925年生,河南林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10月14日,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9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他的双腿被炮弹炸断。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