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在“自由”的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由于它否认了人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在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
回过头来,尽管存在主义文学里的荒谬性有种种局限,但它依然是人类自身理性的折射,所折射出的是人文主义之光,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它尊重人的个性,弘扬人的自由,鼓吹人的独立,宣讲人的价值。以至于胡经之先生在《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里说,存在主义文学是“新的人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们有着共同的逻辑起点:孤独的个人。他们所关注的就是这孤独的个人的存在状态。这种哲思反映在文学上,就产生了“自在”、“他人”、“自为”三组哲学命题。该如何理解?如果要给它们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可作如是观:自在:它是其所是,人对它既隔膜又...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有争议)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
: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1)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很关心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密切相关。 (2)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身,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在进行文学写作时,他们都喜欢在作品中突出地表达存在主义理念,故而他们的作品被称为“...
存在主义原是来自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克尔凯戈尔的一个哲学概念。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文学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
[名词解释] 存在主义文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存在主义文学兴起30年的法国,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法国作家萨特是其创始人,他的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提出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这一哲学体系。存在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
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观念在于“存在先于本质”,即人的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人需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赋予自己生命以意义。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存在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展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抉择,以及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自我和...
存在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个体存在、自由选择和责任感等主题的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文学源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强调个体的存在经验和主观感受。这种文学形式重视对人内心世界深度的挖掘和探索,关注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它试图揭示人类面临的困境和选择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这种文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