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biàn笔划: 16 部首: 辛,没有甲骨 辫 biàn笔划20 部首 辛,没有甲骨 辩 biàn笔划: 16 部首: 辛,没有甲骨 这是甲骨文“辨,辫、辩”三字。
“辨”“辩”“辫”“瓣”音同音近,字形相似,区别在中间,分别为“リ”“讠”“纟”“瓜”。“辨”“辩”都可作动词,但“辨”表示辨别,辨析,“辩”表示辩论,辩解。“辫”“瓣”都可作名词,但“辫”表示辫子或辫状物,“瓣”表示花瓣、瓜瓣等。6.【遍 片】遍:①普遍,全面。如“遍体”“漫山...
车接轴,又孟子名。又哿个二韵。按《史记》,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取轲轴之义,当从平声。《广韵》个韵内注云,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则又音去声。
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辨 1.按(安)装 [例句]县里的按装队早就到了,谁知发生了这一意外情况,只能推迟开工。 [辨析]音近义混致误。安、按二字声调有别,一为阴平,一为去声。在用作动词时,宝盖头的“安”有装的意思,故“安”“装”可以联合成词;提手旁的“按”,《说文》的解释是:“下也,从手,安声。”...
「歹」字辨 本文為半年前舊作,今天看到汉语里面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来语?問題下有對「歹」的來源的討論,又引起我對「歹」的思考。於是今日復訂舊文,以饗學友。 2017年10月22日記。 手機端無法顯示的「列」所從之字為 2017年10月23日記。 《徐復語言文字叢稿》收錄了徐復先生的《歹字源出藏文說》、《...
一、辨的字义 “辨”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形态,是由两个“辛”(代表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和一个“人”(指法官)组成,表示法官中立地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在字义上,“辨”的本义是判别、区分,由此引申指床足与床身区分之处、古代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察看...
“磬’与“罄”这两个字音同,字形也相近,书报刊上常常混用,其实这两个字字义相差很大,不能混用。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
其字内“图形相互拼”形成字内思维表达,汉字图形是汉字字义的翻译器。如仅从楷书的笔划字形是读不出其字内字义表达的,这里,说“刍“的自然特性及其所构成汉字表达——刍(芻)象形兼会意。按照甲骨文及金文形,又屮屮为芻,从又(手)从草(艸),表示以手取包草集束在一起。▲刍(芻)—甲骨文 ▲刍(...
“辨字组词”和“加偏旁组新字”是小学语文每一次考试的失分最多的题目,很多孩子在这两个地方是非常欠缺的。有的孩子是粗心大意,拿到一道题目之后,都没有认真看,就开始写答案,最终试卷发下来才发现自己看错了字;有的孩子总是答不全,有的需要想出5个新字,孩子只能想出2、3个来。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根本...
语文根基之易错字辨析 “辨”与“辩” “辩”是形声字,从讠(言),辡(bi n)声。从讠(言),表示与“语言”有关。“辩”的本义是辩论、申辩,进而引申出现在的辩解、辩论等含义。“辨”也是形声字,从刀,辡(bi n)声。从“刀”,表示以刀剖物、砍等有关。“辨”的本义是判别、区分,进而引申出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