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字库塔的分布有极强的地域性:北少南多。北方字库塔据说曾在新疆玛纳斯县西门、河北龙冈书院有发现,不过仅见于史料,并未留下遗迹。南方字库塔在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福建等省都有发现,且数量众多。造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唯一原因可能是字库塔流行于我国南方。四川是全国字库塔存留最多的身份。据统计,全国...
重庆云阳新发现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字库塔 近期,重庆市云阳县基层文保人员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县双土镇枫树村发现了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字库塔。字库塔为六边形砖石结构,现存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材质和拱形洞窟设计,外观古朴独特。据介绍,自今年6月以来,云阳对辖区内的732处文物线索进行实地普查...
德昌县如今还有六座字库塔,分别是麻栗字库塔(1852)、仓圣宫字库塔(1836)、小高字库塔(1862)、六所字库塔(1829)、鱼洞寺字库塔(1885)、茨达字库塔(1870)。这些塔形字库均为砖石砌成的仿楼阁六角攒尖式建筑,多为三重檐,而茨达字库塔则为五重檐。茨达字库塔,也是德昌最有气势的字库塔,建造于同治九年...
近日,重庆市云阳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现场再次发现了一处保存状况良好的文物——清代字库塔。字库塔,又称惜字塔、敬字亭等,是古人用以焚烧废弃字纸的塔式建筑,是“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该塔位于双土镇枫树村3组乱石窖,始建于清代。整体坐东北向西南,下为人工砌筑石质台地,呈四方形,用条石砌筑...
字库塔,也称字库、惜字塔、焚字炉、敬字亭等等,顾名思义,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形建筑。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应随意丢弃,哪怕废纸也需洗净焚化。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还有专门的礼仪。有些地方的村民还组织“惜字会”,除了自愿外,人们义务上街收集字纸。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
其中,重庆的巴南区就是研究“字库塔”的典型区域之一。这里如今还保存有五座跨越明清两代的字库塔,并以风格多样著称。7月11日,川美“基层服务践行团”率先走进这里,同巴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就字库塔的保护现状与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川美“基层服务践行团”在重庆巴南宝峰字库塔调研现场 在调研过程中,...
仙林惜字库塔 仙林惜字库塔位于四川西充县,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25平方米。为六边形九级楼阁式中空石塔,基座为四边形,边长1.8米,高1米,塔身为六边形原为九级,现存八层,高11米,各层均有六根镂空石柱支撑塔檐,底层边宽1.1米,底层西北侧有方形化字口,塔刹早年已毁。仙林惜字库塔 ...
营山县的字库塔 字库塔,在四川也被称为字库、惜字宫、惜字库,四川民间有的俗称字孔、字孔子,其他地方又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圣迹亭、文风塔等,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 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已经全国普及了。字库塔的建造源于我国传统文化...
📍 位于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的禾丰字库塔,又名小白塔,是一座典型的风水塔。📜 这座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是一座六边形五层楼阁式塔,塔顶为六角攒尖顶,通高19米。塔身逐层上收并出檐,檐角微翘,第一至第三级为空心,第四至第五级为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