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结构的概念 孔隙结构指材料内部孔隙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等特性。它是反映材料微观特征与性能关联的重要方面。孔隙大小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等不同划分标准。微孔尺寸通常小于2纳米,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介孔尺寸处于2到50纳米之间,在吸附领域应用广泛。大孔尺寸大于50纳米,利于物质的快速传输。孔隙形状多样,有...
孔隙结构名词解释 孔隙结构是指材料或物质中存在的空隙、孔洞的分布、形状和尺寸等特征。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吸附性能、透气性等。在材料科学和土壤科学领域,孔隙结构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孔隙结构可以分为宏孔(大于50 nm)、介孔(2-50 nm)和微孔(小于2 nm)等不同尺寸范围的孔洞,根据孔隙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 ②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反映...
图1 锂电池极片孔隙结构示意图 锂离子电池极片中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电荷传输过程,主要决定电化学性能:一方面,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极片和隔膜的的孔隙传输,同时还在固相电极材料内传输;另一方面,电子通过电极本身的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等连接在一起的固相传输。通常,具有良好分布的高孔隙率的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离子传输特性,但电...
孔隙是指在物质中存在的空隙或空气孔,其大小和形态对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孔隙结构进行分类和描述。 一、按孔隙形态分类 1. 球孔:球状的孔隙,通常具有均匀的大小和分布。这种孔隙结构常见于颗粒状材料,如砂土、颗粒状岩石等。 2. 管孔:呈管状的孔隙,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孔隙率是孔隙结构参数中反映孔隙总体占比的指标。不同岩石的孔隙率差异较大,如砂岩约10%-30% 。孔隙比指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黏土的孔隙比通常在0.5 - 2.0之间。平均孔径体现孔隙大小的平均水平。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多在微孔级别,小于2nm。孔径分布能展示不同大小孔隙的比例分布。 大孔材料孔径分布较宽,...
孔隙结构是指岩石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由于它对储层的储渗能力、流体...
图1 锂电池极片孔隙结构示意图 锂离子电池极片中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电荷传输过程,主要决定电化学性能:一方面,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极片和隔膜的的孔隙传输,同时还在固相电极材料内传输;另一方面,电子通过电极本身的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等连接在一起的固相传输。通常,具有良好...
2) 非常规岩心(致密岩心,泥岩,页岩)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及流体饱和度; 3) 岩心样品含油含水分布、油水含量测试; 应用举例一:玻璃珠孔隙模型测试(不同饱和度下T2弛豫图谱分析) 应用举例二:常规岩心孔渗饱测试 图2.砂岩T2谱及累积T2谱 样品的微分谱中可以看出来,饱锰样中加入锰使水的弛豫时间变短,采集不到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