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自幼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孟母曾三次搬家,这也成为一...
现在我们提到儒家,往往孔孟并称,一位是“至圣先师”,一位是“亚圣”,他俩是儒家最好的两位学术“代言人”。但孟子在当时,只是孔子的一个小“迷弟”,是不敢以“圣人”自诩的。孟子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偶像都不以圣人自居,孟子更不敢造次。但他对孔子的崇拜是无以复加的,他曾经由衷地赞叹:自有生民以来,...
到孔子和孟子,一个至圣,一个亚圣,“孔孟”常常是不分家的,而且孟子在著作中对孔子极为推崇。因此,在少年时代,一度以为孟子是孔子的学生,或者是曾经受到孔子影响的同时代学者。不过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相差了大约两百年。《史记》述孟子就学于孔子的孙子...
但孔子身处春秋时期,孟子处在战国时期,时代不同,个性不同,观点也就不完全相同了。那么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一,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为人比较谦虚随和。他一直在推行周礼,非常注重礼仪,要讲礼仪,就得谦和,礼之用,和为贵。对待那些诸侯、国君、大夫,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嘴上都不说...
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缘由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
孔孟老庄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孔(孔子《论语》)、孟(孟轲《孟子》)、老(老聃《老子》)、庄(庄周《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源泉,孔孟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庄是道家的创始人。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儒家...
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仁政”就是君王应该以仁爱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他强调“民贵君轻”,认为君王的权力应该来自于人民。他主张人性本...
首先,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诸侯割据的时代。而孟子则生活在战国中期,那是一个更加混乱和战争频繁的时期。因此,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特征。其次,孔子和孟子在人性论上有所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不断完善。而孟子则...
你可以解释为孔子比孟子更重视等级秩序,但这显然不是全部。 同样是著名思想家,孟子骂人的力度比孔老师大多了。孟老师不仅敢于轻视君主,连全天下的人都敢怼,古往今来。 你没看错,孟子连今天的人都怼,你要是一个不小心,就跟我一样,成了孟子眼中的“禽兽”,唉。 瞧瞧孟子咋说: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