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族繁衍了数千年,其后裔散落在在全世界各地。而对孔子家族来说,修订一本家族谱无疑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从明代开始,孔子家谱便形成了每三十年一小修,每六十年一大修的传统。也是从那时候起,孔子的家谱被正式命名为《孔子世家谱》。但实际上,因为战乱等原因,孔子家谱很难坚持这样的修订频率。据已有资料...
孔垂长,孔子嫡裔,现任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2021年,他携手台北孔庙与台大中文系,依传统孔庙典礼,融现代需求,共创了一套简约而庄严的丁祭典礼。2021年农历二月,台湾首次举办了仲春丁祭暨团拜仪式,此活动广受各界人士好评。近年来,基金会专注于创建“孔子学堂”,持续探索将孔子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的发展途...
2021年,这位孔子第七十七代嫡裔后人安然在北京离世,享年105岁。从儿时的“不学诗,无以言”的祖训,到最后一刻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后人们一直走着和祖先相似的路,用一生做一个传承。参考资料:孔德懋先生受聘为孔子基金会荣誉顾问-中国孔子网历尽104年人生风雨,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逝世-中国...
作为孔子的后人,衍圣公担负的使命一直是巨大的!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璀璨最耀眼的那颗基石,孔家一直享受各朝君王,最显赫的礼遇。孔家“衍圣公”的封号,从宋仁宗开始开辟,始为一代。往前一直是奉祀君的封号。代代官至一至二品文官,并且享有极高的特权。最显耀时,60多万亩的土地不征收赋税,上朝时,还能走御道...
孔子去世后,他的思想依然活着,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古代的朝代虽然更迭了多次,但历代帝王对孔子后人的待遇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儒家思想开始受到重视。儒家思想里边的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非常贴合封建皇权的统治秩序,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所以,儒家思想在此时逐渐取代了道家,孔氏家族也开始...
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享年50岁,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孔伋字子思。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国述圣公,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著作《中庸》,以述父师之意。孔伋成为述圣,前继承孔子,后通过门人传给...
如今,根据族谱,孔子的后人已传至80代孙孔佑仁。而最后一任衍圣公,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他出生于近代,可以说是祖上光辉庇佑,他出生即是巅峰。末代衍圣公 刘禹锡曾有诗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事无常,世事难料,再显贵的豪门也会随着岁月的起伏跌宕没落,辉煌过几百年的家族已是不易。作为...
虽然曲阜的孔林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区域,但在族谱的孔子后人仍可死后葬在孔林。不过以下五种不能入林:一.未满18岁夭折的 二.出嫁的女子 三.入赘或收养来的人 四.出家的人 五.作奸犯科,违法犯罪的人 孔林最初只有孔子的祠坛,到了秦汉时期,孔子的陵墓被筑高,附近划分给孔子后人。直到现在孔林占地面积...
在当时那个年代,女人是可以母凭子贵的。女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在生孩子时也会将生的女孩换成男孩。大总统收到消息之后,就开始赶往山东曲阜,且在王氏生产之前到达孔府。霎时,众多官兵将产房围的水泄不通。所有进出产房的人都要经过检查。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非常重视孔子后人。当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传来,众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