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他的答案明显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的“治国之道”本身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可是原则性问题,所以孔子倍感失望。如果打分,子路怕是只能得零分。子贡首先承认孔子的治国之道是伟大的,这点他深信不疑,但在策略方面子贡提出了异议,认为不妨把道降低点,因为“曲高”就难免“和寡”。孔子对这一...
孔子的理想寄予在那儒家经典《论语》中,而李白的理想则寄托在他那流传千古的诗歌中。相信孔子如果还活着,也一定会为李白的死去而伤心堕泪。 孔子像 但正如诗歌中所言,大鹏虽“力不济扶桑”,却“余风激万世”;诗仙李白固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失败了,但他的诗作却激励了后世人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他的死,让大...
齐景公到了儿也没有用孔子。孔子在齐国呆了三年。他三十七岁时又回到了鲁国。 孔子当时已为名扬列国大学问家,第一次“出齐”循道,为实现政治主张就遭遇失败,使他很受刺激。从此他立志办私学授教弟子,把全部精神放在教育事业上。然而孔老夫子绝非一般人,其思想亦超出一般人富有定力。他终生为回归西周社会礼乐文明奋...
不出所料,齐景公就是要在这次盟会上逼着鲁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景公和孔子可是老熟人了,十七年前孔子游学齐国时曾拜会过他。不过景公觉得孔子只是个书呆子,讲个课主持个仪式啥的还行,玩政治还差得远。何况这事牵扯国家利益,景公绝不会因为和孔子有交情而心慈手软。为了给鲁定公先来个下马威,齐景公暗中让一...
单是一个研究孔子本人,就可以写成一部巨著了。要是再顺带把儒学拿出来点评一下,估计这个帖子就得再改名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既然本帖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因此也就不在圣人的学说上面多加笔墨了,基本的着眼点还是会在鲁国地缘结构之上。 对于鲁国的位置,一般都会有个概念,即与齐国分列泰山南北。也就是齐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
阳虎事变后,鲁国政府聘请孔子出仕。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擢升为小司空。小司空是主管国家最高建筑工程的长官司空的副职。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大司寇是鲁国最高的司法长官,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位同卿大夫。孔子在任职期间,对...
孔子充满波折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疑点,其中关于他的内心深处对出世与入世的选择,最让后人争论不已。从行动上来看,他奔波一生,就是为了得到走入朝堂的入场券,但是他最赞赏最喜爱的弟子却是“在陋巷”的颜回。从思想上来看,他既把“君君,臣臣”放在最前面,又曾毫无保留地显现出对隐逸之士的无比钦佩。 那在《论语》...
从双方的辩论上来看,孔子明显处于下方,阳货虽是陪臣,可其理不粗,最终孔子姑且顺辞以应邀,草草结束了这段对话。其实仔细分析孔子言行,里面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暂且不论陪臣专政、政出多门的背景下,消极出仕是否符合国家利益,单就个人婉拒“职场”上不合理的压迫孔子的做法还是非常可取的!当人面对不...
谜底:甩。解释:“孔”字的“子”出游了,剩下“乚”,“乚”载“月”而归,即“甩”字。一、甩的释义 1、挥动;抡。2、用甩的动作往外扔。3、抛开。二、字源解说 从用、从乚。迟曲隐蔽逃亡者自藏之状是乚之范式。可施行是用之范式。用、乚两范式叠加。可施行而使其迟曲隐蔽自藏是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