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成语故事 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穷困...
“克己复礼”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克己” 是实现 “复礼” 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克制私欲和不良情绪,才能真正遵循周礼;而 “复礼” 则是 “克己” 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恢复周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孔子提出 “克己...
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己复礼的“克”是克服、制约,“复”是恢复、回归,所以,克己复礼就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到“礼”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仁”,“仁”是君子的五德之一。君子是太阳鸟,太阳鸟从地面升到高空播洒它的仁政,那么太阳鸟为什么要飞到高空之中呢?因为它要达到一种“礼”的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倡导的"仁"、"礼"、"孝"、"忠"、"信"等道德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己复礼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他提倡通过个人的自我克制和自我修养,恢复到古代的礼仪秩序。这是孔子对于当时...
“克己复礼”,主流的解释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其实,这样的解释根本就不是孔子的本意!“克己复礼”,出现在《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下很多《论语》的注解版都是这样解释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
。亚圣孟子大概就是这样理解“克己复礼”的意思的。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要指出的是,孔子和孟子从来都没有说要禁欲,要彻底消灭欲望。但是这个思想发展到宋明理学,竟然发展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倾向,这说明,宋明理学的二程、朱熹误解了孔子和孟子的意思。 所以,如果说“克己...
“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 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那个礼的境界才叫做仁。尽管宋儒有许多观点值得斟酌,但如宋儒朱熹的诗所描述,通过长期的修养和努力,可以达到心境平静、不受外来干扰的境界。这是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的具体体现。这个问题也很大,我们到处可以看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
孔子对战乱现象深恶痛绝!为挽救“礼崩乐坏”局面而数次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善言劝谏各国君主要“克己复礼”,即克服自已的私 心权欲,使行为符合礼仪(周礼),也就是自觉维护自己心中的天道人伦,礼义原测。在这里,孔子的哲学思想就是帮助各国解决天下纷争,社会动乱的问题,他发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