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双清|孔六庆:谈中国陶瓷绘画 文/孔六庆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国 田鹤仙 粉彩岁寒山水图瓷板 民国 徐仲南 粉彩凌风劲节图瓷板 中国陶瓷绘画与中国绘画中中国画的关系,清晰地显示着“开启”、“启发”与“因随”三个关键词。开启,是中国陶瓷绘画启开了中国绘画中中国画的大门。启发,是在中国画...
而“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则是永恒的题材领域与主观态度。 最后,孔六庆教授总结了以上六个学术概念的各自特点:“中国性”是气脉,“美”是灵...
例如文同画墨竹、释仲仁画墨梅、郑思肖画露根兰等,所形成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的宋元明清文人精神图像。那样的作品,明显地将品格移入心性以标高自己,即为人生境界及其思维模式因素深深作用之结果。《墨兰图》元 郑思肖25.7cmx42.4cm 大阪市立美术馆 共性于绘画本体的六法论,乃不移的花鸟画本体发展之立足。“气韵...
孔六庆:我喜欢清新静谧的大自然,那里由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构成的无限生机中所蕴含的无尽意趣,以及沉浸于无尽意趣中的那种深深神往,是自己从大自然走向工笔花鸟艺术创作的一条通道,走得有些日子,艺术观也就有渐趋形成的可能了。 孔六庆作品欣赏集雅斋 最近更新:03-0410:50 简介:传承水墨丹青 分享艺术本真 弘扬中华文...
🌿 自古以来,很少有画家以狗尾巴草为题材,但孔六庆却偏偏选择了这条不寻常的路。他欣赏那些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认为世人偏爱莲花的清雅,而忽略路边被弃之敝履的狗尾巴草。在孔六庆的笔下,这些看似平凡的草,却蕴含了无尽的诗意与意趣。🌱 孔六庆的作品洗去了凡尘的纷扰,只留下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
2016 - 孔六庆,王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本体特点 2016 - 孔六庆,王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史本体特点 2016 - 孔六庆,王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孔六庆:我喜欢清新静谧的大自然,那里由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构成的无限生机中所蕴含的无尽意趣,以及沉浸于无尽意趣中的那种深深神往,是自己从大自然走向工笔花鸟艺术创作的一条通道,走得有些日子,艺术观也就有渐趋形成的可能了。 魏晋南北朝隋唐花鸟画论考察(讲座摘选) 北齐娄睿墓壁画中的画牛 一直没有被学界关注的...
主讲者孔六庆教授提出讲座主题是中国陶瓷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关系,缘于于《陶瓷绘画艺术史》这本著作。萌发写《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著作是因为1994年在景德镇带着学生走访民窑期间,意识到民窑工作者用传统的毛笔,传统的图式和图像在传统的陶瓷上...
南艺博导孔六庆,人低调,画素雅,这才是传说中的画如其人!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孔六庆先生,人低调,画素雅,这才是传说中的画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