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肿含义解释 子肿[ zǐ zhǒng ] ⒈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着增加的病证。 什么是子肿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 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
子痫是由先兆子痫未控制住面发展过来的,表现为抽搐和昏迷,胎儿在宫内可因缺氧、呼吸窘迫而死亡,也可危及孕妇的生命。 中医文献中关于子肿的描述有子肿、子气、皱脚、脆脚之分,都是妊娠伴有肿胀一类的病,不过发生的时间、部位和程度以及起因有所不同。 子肿:头面遍身浮肿,小便短少者,属水气为病,俗称琉璃胎。 ...
子肿一证,虽有脾虚、肾亏、气滞之辨,但尤以脾虚者最为多见,故运脾利水以退肿,诚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据《千金》、《产宝》诸书所载,白术、茯苓为治疗子肿的要药。服药后脾气复健,水湿下泄,则其肿自消。如傅青主治子肿,茯苓常用至一两。《傅青主女科》中强调指出:本证“不以此药为君[方剂汇www.fane8...
子肿的中医辨证 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之不同,分别有于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是素体脾肾阳虚,孕后更感不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则上不能温照脾阳,下不能温化膀肮,水道不利,泛溢肌肤,遂致于肿。此外,胎气雍阻,气机滞阻,水湿不...
子肿,是一种中医妇科疾病,多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甚至全身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妊娠肿胀。 病因 子肿多由孕妇平素脾虚,或过食生冷,内伤脾阳;或平素肾虚,命火不足,脾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所致。常见证型有:1、脾虚型子肿。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面色苍白, 皮薄而光亮 ,按之凹陷 ,精神...
子肿解释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 详细解释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
妊娠中晚期,孕妇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亦称“妊娠肿胀”。依据肿胀部位、性质及程度不同,分别有“子气”“皱脚”“脆脚”等名称。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名曰子肿;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故名曰子...
29、子肿、子晕、子痫1, 视频播放量 19、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tangxrr,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29、头针3,31、眼针1,29、邪热雍肺2、肺热腑实,28、头针2,29、大承气汤证(续)、小承气汤证,33、电针,28、温里药、附子
子肿(“妊娠肿胀”) 每天学中医——子肿 妊娠中、晚期,出现肢体面目肿胀,称为子肿,也称“妊娠肿胀”,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不同,古人又有“子气”“子肿”“子满”“皱脚”“脆脚”等名称。 《医宗金鉴》说:“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