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模型是得到模型部分区域中更加精确解的有限单元技术。在有应力集中区域,网格太疏不能得到满意结果,要得到这些区域较精确的解,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较细的网格重新划分并分析整个模型;另一种是只在关心区域细化网格并对其分析。前一种方法需要的计算机资源高,同时计算时间长,后一种方法即为子模型技术。二...
在Submodel中的Read data from job处添加上文介绍的第2种建模方式实体单元建模,无需勾选shell的设置,因为没有壳单元,子模型为实体单元,整体模型也为实体单元。 Load模块: 添加子模型约束载荷,实体与壳单元设置不同,Degrees of freedom为从整体模型中继承的自由度,实体单元有3个平动自由度,所以继承1,2,3自由度 ...
这说明只有在载荷集中位置才有应力集中效应,如果子模型的位置远离应力集中位置,则子模型内就可以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除了能求得模型某部分的精确解以外,子模型技术还有几个优点:减少甚至取消了有限元实体模型中所需的复杂的传递区域;使得用户可以在局部区域(感兴趣的区域)就不同的设计(详细细节)进行分析;简化分析模型...
这是step-2分析之后的结果 3 子模型分析 3.1 切割模型 从solidworks中进行整体模型的切割,但是要注意不能破坏接触之间的关系,否则难以找到插值点,分析会提示找不到驱动区域 3.2 网格划分 这里直接根据之前的划分方法进行网格划分,同时注意网格大小可以更加精细化,采用1mm的...
简单来说,子模型法是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放大,对网格进行细化,并采用位移或者力从整体模型的结果传递到子模型中。子结构法是将整体模型中的同类部件或者区域进行打包封装。 目录 1 子模型法 1.1 子模型法的分类 1.2 子模型法应用考虑因素 1.3 子模型法关键技术 ...
1.子模型方法简介 子模型方法又称为切割边界位移法或是特定边界位移法,基于圣维南原理。即如果实际分布载荷被等效载荷所替代以后,应力和应变只在载荷施加的位置附近改变。 该项功能的目的是在获得总体不太精确的结果后,为了在指定区域得到满意的结果,通过对关注区域创建子模型可以得到新的、更准确的解,子模型方法的应...
第一类:零维管道子模型(DIRECT、HL0000、HLR、HLIR) 其中,DIRECT最简单,相当于两侧端口直接相连;HL0000只考虑了容性C,没有考虑阻性R和惯性I,相当于液压腔;HLR只考虑了阻性R,没有考虑容性C和惯性I,相当于阻尼孔;HLIR考虑了阻性R和惯性I,没有考虑容性C,油液在管道中流动可以类比理解为带摩擦力质量块的运...
子模型技术是在全局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使用细化网格对模型的局部做进一步分析,以较小的计算代价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在很多企业的产品开发阶段,需数轮的方案校验,如仍采用传统的整体分析方法,不仅研发代价高,研发效率也十分低下。针对上述问题,Abaqus借助力学中经典圣维...
workbench子模型法原理 子模型法是一种在有限元分析中提高关键区域计算精度的技术,核心思想是通过两次分析实现效率与精度的平衡。先对整体结构进行粗网格分析,捕捉宏观力学行为,再从整体模型切割出关注区域建立精细子模型,利用粗模型计算结果为子模型边界提供位移条件,最终获得局部高精度应力应变数据。建立整体模型时重点...
在load模块下,抑制或删除原模型在子模型范围之外的边界条件和载荷。 在boundary condition managers中,新建Submodel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施加区域为子模型和原模型的界面。 ▲ 图为submodel边界条件设置,其中degree of freedom为要施加的节点自由度,其余较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