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23-1时丑时:1-3时寅时:3-5时卯时:5-7时辰时:7-9时巳时:9-11时午时:11-13时未时:13-15时申时:15-17时酉时:17-19时戌时:19-21时亥时:21-23时反馈 收藏
正午指中午12点,正子时指零点(夜间12点) ,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为子时!时柱,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子时:23点 --凌晨1 丑时:1 点 --凌晨3 寅时:3 点 --... 分析总结。 正午指中午12点正子时指零点夜间12点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为...
是时地支之一。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概念 时地支之一,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解读 中医认为:子,有滋(孳)之意,言阳气始生,万物孳生萌芽。子时属于时地支,时地支是二十四小时合十二时辰,一个地支主一个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的具体时间是23点到次日1点。中医应用...
子时指的是晚上23点到凌晨1点。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计时方式是: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并以地支命名,分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生活中的两个小时。 子时对应现在的晚上23...
1、子时(23时至01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1:00)。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公历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所以称之为子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简介 子时是23:00至次日1:00。子、丑、寅、卯是十二地支开篇的几个字样,它们在古时候常被用来表示时间,其中子时指的就是每日23:00至次日1:00这个时间端。通常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规律来推算其他时辰相应的时间端。子时在古时候还有午夜、夜半、子夜等别称, 十二时辰的...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夜半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刻———古代...
23点到1点,子时是23点到1点,子时也被叫做午夜或子夜,我国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它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也是一天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时段。十二时辰最早在西周时期便开始使用,子时在当时被称为夜半。 时间的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开始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